這次在溫哥華帶回來了老爸將近60年前的老爺雙鏡RolleiFlex相機,有機會可以拿來拍彩色照片。

Rolleiflex T (1958-1966)
Taking lens: Carl Zeiss Tessar 75mm F3.5
Viewing lens: Heidosmat 75mm F2.8
Shutter: Synchro Compur 1/500-1s/B MX
Special Features:
-Introduced as intermediate model between the Rolleiflex 3.5F and the Rolleicord
-Aperture and shutter are controlled by a single lever
-No automatic film feeler
-6×4.5 format with optional mask
-Removable hood with direct vision finder without focus mirror
-Optional uncoupled meter
-First model was gray, later models black

一直都很喜歡紐約的Metropolitan,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加上到處都充滿了文化氣息的大都市感覺。今天在翻看一本紐約的攝影集時突然看到了這張,自由女神像屹立在雄偉的雙子塔前,是的,當年的美國曾經是多麼的雄霸天下…

1966年4月19日,明艷動人的美國影星Grace Kelly下嫁於摩納哥王子,在大教堂跪下祈禱的那一刻從此定格在歷史記憶之中,這就叫有感覺!

幾年沒去,突然發現西貢多了很多外國人居住,開始變得不太像香港了,到處充滿了悠閑的氣氛。
這張稍微發黃的70年代林寶堅尼Miura超跑照片,不經意地滲透出濃濃的懷舊氣息。
諷刺的是背景最突出的標誌竟然是法拉利的御用設計師Pininfarina,攝影師果然別有用心,哈哈。。。

當六架60年代的Benz鷗翼300SL一齊展翅的時候,感覺來了,攝影師喀嚓一下,捕捉到了這個難得的經典影像。


比較了一下功能,重量以及售價,號稱全副FF的入門版6D明顯是雞肋,比上不足(5D2、5D3),比下有餘否 (貴過60D很多)。
最重要是十字對焦只有一點,所以對焦太慢,影BB、運動等完全跟不上,還不如EOS 7D。
另外發現兩年前買的那隻APS-C鏡王EF-S 17-55mm f2.8 IS USM售價竟然要9千多,比當初的7千頭還要貴上1/3,看來全拜日圓升值所賜,所以之前有攝影前輩提醒購買高級相機鏡頭是一種保值的投資的確有其道理。
一如既往,很有感覺! 不知那刻Moss大爺是如何想的,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