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Photography (攝影)

Canon EOS 6D明顯是雞肋

By admin, February 6, 2013 12:27 pm

6D-2470F4L

比較了一下功能,重量以及售價,號稱全副FF的入門版6D明顯是雞肋,比上不足(5D2、5D3),比下有餘否 (貴過60D很多)。

最重要是十字對焦只有一點,所以對焦太慢,影BB、運動等完全跟不上,還不如EOS 7D。

另外發現兩年前買的那隻APS-C鏡王EF-S 17-55mm f2.8 IS USM售價竟然要9千多,比當初的7千頭還要貴上1/3,看來全拜日圓升值所賜,所以之前有攝影前輩提醒購買高級相機鏡頭是一種保值的投資的確有其道理。

Sir Stirling Moss and The Girl

By admin, October 3, 2012 10:11 pm

一如既往,很有感覺! 不知那刻Moss大爺是如何想的,哈哈。。。

535835_4154236138295_1355901212_n

繁忙的大都市

By admin, September 2, 2012 8:55 pm

很喜歡這張富有Metropolitan感覺的照片。

Yeah, it’s New York City again!

ny

癡心 Leica迷 攝情記事 (轉文)

By admin, August 23, 2012 4:42 pm

清末創辦的南洋兄弟煙草後人簡永楨,銅鑼灣加路連山道孔聖堂就是他家族在1935年捐出的,他也是土地發展顧問公司的老闆,去年舉辦攝影展時,老朋友郭炳江也來撐場。他鍾情收集 Leica相機,同一款式他買兩部,一部用一部儲,放在家也放在保險庫收藏,相機與鏡頭共有240多件,連全球只有三部的 Luxus Hektor都是他的收藏之一。
記者:黃碧珊
攝影:梁志永

儘管市場不斷有新功能新款式的相機推出,每當問攝影發燒友他們的 Dream Camera是甚麼,相信十個有十個也會答是 Leica。因為 Leica在1925年推出的相機,奠定現代35mm相機基礎,現時大部份相機沿用這規格,而且是專業全畫幅( full frame)相機中最細的。
1961年,簡永楨十多歲時,父親要送他一部相機,並讓他自己選擇品牌及型號,結果他揀了輕巧的 Leica M3,自此愛上攝影也愛上 Leica,「當時僅從外形上選擇」。淺水灣酒店及沙田龍華酒店等,變成他的練習勝地, Leica拍攝出來的照片對比效果突出,機身又耐用,從一而終變成 Leica收藏家。對簡永楨而言最有紀念價值的當然是昔日父親所贈的 M3,對此型號有份特別感情,不同款式的紀念版收藏他逾十部。汶萊蘇丹登基銀禧紀念時,特別訂製送給賓客的鍍金 M6,則買了兩部相連獨立編號,「一部用來珍藏,一部使用。」

0823bigz

天書也有多個版本

相機及鏡頭各約120件,簡永楨擁有共240多件 Leica產品,「部份會放在家中,有些則儲存於可容納四個人的大型銀行保險庫。」每次打算買新機前也要到家中或保險庫翻一翻,確認從前沒買過那個型號。 簡永楨擁有多本不同版本的「天書」,記錄了 Leica歷年推出的相機及鏡頭。訪問時,我問他展示的相機是哪年出品,他便按機身編號,從天書查出來,「這本1994年版本,是一個已故賣舊相機的英國 朋友有份製作,並送了一本給我;與官方版本最大的分別是,按罕有程度評分。」由 R1至 R10,評分越高越為特別。

今年5月在維也納拍賣會,標 誌 Leica首部面世經典相機、至今僅存12部的測試用途原型0系相機,便以全球相機成交價紀錄216萬歐元(約2159萬港元)拍賣,在天書中的評級是最 高級的 R10。「我沒有最高級的 Leica,但有 R8或 R9級別的。」雖然拒絕透露藏品的價值,但一部 R9級別的軍用 M1現時巿價約13.5萬元。他帶來其中11項珍藏讓我見識,7部相機及4個鏡頭的價值,都肯定超越記者的身家了。

23by110p

因為攝影愛上旅遊

他的辦公室掛滿他拍的旅遊照片。「六十年代可以去外國旅行是一件興奮的事,記得當時去日本也帶着部 M3。」數碼機 M9,菲林機 M6 MP、 R7、 R6.2及首部擁有的 M3都是他現時常用的旅行機,「通常只帶一部相機及一支廣角鏡」。前年去伊朗帶了兩部相機及數支鏡頭,算是最大陣仗了。
平日工作滿是工程的規劃計算,旅遊時簡永楨喜歡拍靜態環境,他笑說:「我是個感性的人。」鍾愛充滿古物、古蹟或大自然的地方,像敍利亞、伊朗、秘魯、不丹等較古樸國家,就算已發展國家也選擇到鄉郊之地,如法國酒莊、澳洲大紅石等。
前年年底,簡永楨到墨西哥看瑪雅遺址,以 M9配上24/1.4廣角鏡,拍攝數百幅相片,部份照片加上瑪雅文化的闡述印製成書,並舉辦影展。
他的公司就是他的長期展覽場,接待處、影印間、走廊、甚至員工的開放式辦公室,也掛滿他的作品,「沒有機會經常旅行,看着照片可回味當時情況。」當是在講求急速無誤的辦公室裏,留有一點空間抒發他的感性。

簡永楨珍藏

【二戰德空軍專用菲林機 IIIC K】為應付北方嚴寒天氣,德軍要求 Leica生產特別的空軍專用相機, IIIC快門配上低溫使用的滾珠。每部相機編號後加上 K字,以及加上 W.H.德軍簡寫作辨認。391609K產於1943年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物資短缺,為減少鉻的使用,將外殼塗上黑灰色。現時網上拍賣價約6000美 元(約4.68萬港元)。
B13_01_a
【首批800部菲林機 M3】M3是 Leica的經典之作,由1954年至1966年共生產約22萬部,編號從700000開始,簡永楨擁有的其一部是700545,屬首批生產800部之 一,保留需拉兩次桿才可過一張菲林的雙撥快門設計,其後改為一般相機拉動一次的單撥。現時首批 M3的網上拍賣底價約7800美元(約6.1萬港元)。
B13_01_b
【全球僅三部 Luxus Hektor】產於1929至1931年,以早期 I型號為藍本,銅機身配蜥蜴皮外殼,共生產了95部。簡永楨擁有編號48404 Luxus,原為德國一名參軍闊少所擁有,曾帶上戰場拍攝敵軍情報,在95部中僅得三部原裝配用的 Hektor鏡頭,其他的都是 Elmar鏡頭。
B13_01_c
【戰後德軍版 M1】沒有測距器的機身,較 M3及 M2結構簡單的 M1,1959年推出銀色版專供科學研究、顯微攝影。其後配上綠色外殼作軍用相機,分別在1960年、1961年及1964年各生產50、75及83部, 合共208部,背面刻上 Bundeseigentum字樣,是「聯邦財產」的德文。現時網上拍賣價約17274美元(約13.5萬港元)。
B13_01_d
【汶萊蘇丹登基銀禧紀念版 M6】1994年,汶萊蘇丹為紀念登基25周年,特製350部鍍金 M6送給特別嘉賓,機身頂部刻有兩個黑及紅色的汶萊皇室徽章。每部機設兩組編號,2001XXX為 Leica生產編號, HB-XXX則是汶萊蘇丹編號, HB解作 His Majesty Brunei(汶萊陛下)。現時網上拍賣價約2萬美元(約15.6萬港元)。
B13_01_e
【蔡司測試機 M4】1967年,推出 M4改善 M3及 M2裝底片方法,將小轉軸改為固定軸心,而且迴片扳手由齒輪改為較方便的拉起轉動,簡永楨認為實用性較高。德國鏡頭品牌蔡司為測試鏡頭與相機的配 合,1970年特別訂了五部 M4作測試之用,在機頂刻上的型號與編號中加上「 M及大白點」以茲識別。
B13_01_f

晨曦中的New York City

By admin, August 3, 2012 1:25 pm

這是豎立在紐約的Chrysler Building,清晨這張照片來的很有感覺,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去NYC看看。

chrysler-building-296507

疑幻疑真、掩人耳目的摄影魔法

By admin, July 30, 2012 5:40 pm

菲力賓馬尼拉一位車模愛好者的攝影作品,拍的跟真的一樣!

1106131842d4f8a92377dcb22a

11061318424f2d5ca910425beb

11061318429e51a0e8d3e36d96

1106131842ac75afa438af5ab3

原來有這樣的道具輔助,怪不得令人以為是真的了,哈哈。。。

11061318429581afbaebffb4a9

Hasselblad 哈蘇•賞機 (轉文)

By admin, July 20, 2012 2:37 pm

1

瑞典人發明的哈蘇 Hasselblad相機被視為瑞典人的光環。既是瑞典皇家空軍採用的相機,連人類第一次踏足月球,太空人也是用哈蘇相機進行拍攝的。

相對今日細小輕盈的相機,採用120格式菲林的哈蘇猶如大笨象。現代人講究方便快捷,偏偏哈蘇02年才推出首部自動機,20世紀出品的全手動極難操控,但他們卻把運作時的機械聲當成音樂,越老越愛。他們都不是專業攝影師,情迷哈蘇只因它半個世紀以來記下許多人情點滴。

記者:黃碧珊 攝影:梁鑑章 謝榮耀

哈蘇是溫申的奮鬥目標。

溫申是名人專用的髮型師,年輕時跟上海師傅學剪髮, 七十年代在銅鑼灣開設上海髮型屋,客戶包括希慎家族成員利銘澤與利榮達、景福珠寶創辦人楊志雲的太太、退休首席大法官楊鐵樑的太太等等。當年想帶女友(現 為太太)去影相,靠問朋友借來哈蘇一用。

37年來的興奮

「試過影哈蘇,知道瑞典製的哈蘇用德國最高級的蔡司鏡,效果不會容易出現鬆郁矇。」試過極品就不甘平凡,當時每月收入約1000元,用了一年時間儲錢,終 於1975年花了2000元買一部當時最流行的500C/M,其後再買廣角鏡 SWC及摩打推動的500EL,到今日仍然收藏着哈蘇具代表性的款式。
第一次買哈蘇已是37年前的事,但仍按捺不住興奮心情說:「買的時候有石利洛洋行(哈蘇的香港代理)的購買證書,上面寫有我髮型屋地址。」
十 年前退下來,用哈蘇相機展開人生另一頁。他擁有兩個天水圍物業,其中一個變成專替長者義務剪髮的地方。「剪完之後會幫他們影張靚相留念。」數百平方呎的客 廳成了迷你影樓,有背幕、射燈、反光傘,旁邊還有30多部古董相機及鏡頭。

影樓變歡樂天地

他天天從大嶼山的家到天水圍影樓替長者剪髮,他給記者看這些作品,個個長者在鏡頭下笑逐顏開,有些更化了妝營造搞笑造型,這個影樓變成了長者歡樂天地。 「上星期便叫我個仔幫我們一班朋友影相,每人手上拿起哈蘇鏡頭。」兒子用數碼儍瓜機拍下一張造型搞笑的照片,為甚麼自己不用哈蘇機影?「手腳不及年輕時靈 活,如測光、對焦、光圈、快門等已搞不來了。」
體能上不能捧着重甸甸的相機四處走,老眼昏花也看不清微細的對焦、光圈、快門,手動的哈蘇自 2000年萬聖節拍過爺孫生活照後已再沒使用,他只能將最大部的哈蘇500EL用腳架放在影樓,偶然過吓影相癮,回味首次用哈蘇替太太拍攝的美好時光。

惟有哈蘇寧死不賣

問香港相機王陳烘,個人收藏有多少部哈蘇,他說數不清不知道。他做相機及攝影器材買賣,但哈蘇罕有的貨色他從不出讓,好像哈蘇 Sonnar250mm f5.6 SuperAchromat鏡頭,採用石英螢石( quartz fluorite)鏡片代替標準鏡片,超消色差功能讓相片層次更分明,從事相機買賣逾四十年來只見過手上這支現貨,所以怎樣也不會賣出,「就算名攝影師來 到,只會給他們看。」

機械聲是交響樂

他迷戀哈蘇手動機的機械聲,迷足三十年。
「平日也會拿出來拉吓快門,聲音非常響亮動聽。」除以摩打推動的500EL外形稍有不同,其他款式外形相若,但他鍾情六十年代前的出產,「早期的手功較仔細,牌子及鏡頭刻碼是雕上去的,約六十年代開始已改用絲印。」
哈蘇在他眼裏是完美。
「重?這樣才夠穩定,用120格式菲林,質素是最高、最細緻,保存多年再翻曬,相片色彩仍然好靚。」
在他的哈蘇珍藏中,有一部1987年的500C/M金色紀念版,他連用也不捨得,「從來沒用過,連說明書整盒收藏。」這盒當年以2萬元購買的紀念版,現已升值至5萬元,但陳烘的目的不是等升值,而是要豐富個人的收藏。
訪問時有一對內地旅客想買第一部哈蘇,他推介入門版500C/M,客人要求廣角鏡相機,陳烘卻說:「你未曾影過哈蘇,門檻也未入,還是考慮這部入門機。」
在他眼中人和哈蘇的關係要經過揣摩磨合循序漸進,偏偏在這個講求速成的年代,一步登天才合潮流。

2012哈蘇大師

2001年開始,哈蘇每年設哈蘇大師獎,不同類別各設一名得獎者。香港專業攝影師黃偉權,用2007年生產的哈蘇自動數碼相機 H3D拍攝在水底的美女,於時尚或美容類別獲2012年哈蘇大師殊榮。黃偉權說:「10年前擁有第一部500CM。因為哈蘇是專業商用相機,鏡頭及解像度 也是最好,在廣告公司工作時也要買給自己用。」現時自設專門替廣告拍攝的攝影製作公司 HAPLABORATORY

上世紀的哈蘇

《1952》
1000F
單向快門調節轉盤,最高快門為1/1000秒。
配 Tessar80mm f2.8鏡頭,市價約1萬元。

《1954》

Supreme Wide Angle
機頂加入對焦屏,專門拍攝風景的超廣角鏡頭相機,即使是廣濶的北京天安門廣場也可以完整攝入。
配 Biogon38mm f4.5超廣角鏡頭,市價約3萬元。

《1957》
500C
哈蘇最經典型號,為減少快門所引至的震動換上鏡間快門設計,加入1/500秒閃燈同步。
配 Planer80mm f2.8鏡頭,市價約1萬元。

《1962》
Hasselblad1962年起參與美國 NASA太空任務,1968年太空人從阿波羅8號用500C在月球背面拍下地球的相片。 NASA

《1982》

500EL/M
1965年推出首部摩打推動相機500EL,換上通用觀視屏幕後便成500EL/M,1969年跟太空人到月球表面探索。1982年推出與美國 NASA合作20年的紀念版市價約4萬元。

《1987》
500C/M
紀念500C推出30周年,以適用性更廣,較500C增加可調換對焦屏的修改版──500C/M作款式,惟將銀邊改為金邊。
原盒包裝市價約5萬元,普通版則約1.5萬元。

註:相機為陳烘的珍藏非賣品

Valentino Balboni與歷代Lamborghini Countach

By admin, June 23, 2012 4:55 pm

很喜歡這張的感覺! 實在是太棒了!

等我下次有時間一定要用我的1比18Countach收藏再重現一次光輝。

11112714120acb30f60cbc37e7

一幅很有感覺的70年代倫敦的照片

By admin, June 19, 2012 10:18 am

因為角度問題,剛開始的時候還真沒看出來,原來就是倫敦地標Big Ben旁邊的西敏寺 (Palace of Westminster / Houses of Parliament), Victoria Tower to be exact!

所以說同一個場景,由不同的攝影師從不同的角度就能演繹出截然不同的感覺。

london

什麼是感覺﹖

By admin, April 27, 2012 1:36 pm

我總覺得攝影就是簡單地把自己那一刻的感覺捕捉下來,什麼學院派攝影技巧都是其次。

這幅照片表達的就是這種與生俱來的感覺,面對諾大的紐約中央公園模特完全釋放自己的一剎那,攝影師Patrick Lichfield的靈感油然而生,然後喀嚓按下了快門,經典由此而生。

article-2134386-12BDEBE7000005DC-424_964x809

Pages: Prev 1 2 3 4 5 6 7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