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sdaily玩具日報 合金模型車貼圖討論區 i-Kizuna的車評

By admin, July 18, 2012 11:33 am

之前也跟這位師兄交易過幾次,很低調的一個朋友。

今天才發現他對汽車有著不一樣的激情,對每一台車模都進行過考古式的研究,尤其是他那些細緻的車模評論令我大開眼界,原來香港也有這類學術性追求完美的車模收藏家。

想問下大家意見..

我想買架 Mclaren F-1.. 但唔知揀邊隻色好

我問過幾個朋友.. 佢地一半會揀銀色, 一半揀黑色.. 我自已就傾向香檳色

銀色.. 我覺得可以睇到晒架車既線條, 但個色太 Boring 喇.. 好似無乜個性
黑式.. 好 cool.. 不過遠睇就好似一 pat 野躂度咁
香檳色.. 我自已覺得 ok, 不過唔知點解個個都話佢核突~

其實我自已最鍾意墨綠色, 可惜 AA 暫時唔會考慮出……

你地會點揀呢?

外頭先行街見到 R35 GT-R Spec V (Oval Black) 同埋紅色既 Skyline R30 已經有得賣
尋日有去睇過架 R35 V Oval Black, 就咁望落去同一般黑色冇乜分別
要用白燈膽電筒仔照埋去先會見到紫色.. 放入黃色暖光色燈泡嘅 Display 櫃度, 都淨係見到黑色
之後攞出街試下.. 個陣係 4:30 左右, 太陽開始落山, 有 D 雲.. 都隱約見到架車開始有暗紫色..
希望呢 D 資料可以幫到大家選擇到適合嘅顏色.

KY 1:18 最出名應該係 BMW
主要都係近期車款, 舊款就得 AA 先有出過下..
但我之前都有提及過好多新車 Engine 都有蓋罩住, 冇乜野睇.. 但內裝有一定水準.

不過 KY 係香港既來貨一向都唔算多, 好多車款過幾個月都可能賣晒 (尤其是 BMW)
唔知係好事定壞事, 聽講 KY 失左 BMW 既 licence, 黎緊 D 新款車交左俾 Norev 出
所以 KY 最近除左出 E46 M3 Cabriolet 之外, 亦翻出左斷左多年既 M3 E46 GT-R, 仲加出一款芥辣黃色..  KY 重出絕版車或多或少可能俾到 D 提示大家.

講返車款… 我自己鍾意呢幾款
BMW 1 Series Coupe, M3 E46 & E92, E93 (任何款都好), 7 Series, X5 4.8i, X6M
M.Benz (KY 其實冇乜款) – CLS500
Audi.. R8 (V8 & V10), 或者可以考慮下架 A8 W12

我主要都係買舊款車, 好似有性格 D
同埋我喜歡先望下邊架車自己鍾意, 再去搜集個架車嘅典故, 覺得架車有值得收藏意義先買.. 所以我每買一架車之前都會想幾日先.. 我自己就係享受考慮個幾日..

Umm..  有一兩款車我都有又舊至新款咁儲,, 就好似一本歷史書咁

Audi R8 V10 – 1:18 by Kyosho

今次係我第二次買 Audi R8 (上一架係 V8 初期版本).
再買 R8.. 主要係顏色吸引, 同埋 V10 版本既一 D 小修改都令幾吸引
記憶中, V8 同 V10 既分別在於鬼面罩, Carbon Brake, 車軨, Engine, 死氣喉同埋 V10 貼紙

Kyosho 生產既 BMW 同 Audi 無論係油漆, 細緻度, 質感都有一定水準, 呢架都唔例外
唯一既缺陷.. 大家可以先睇下圖二..
呢架車佢地做出黎係棍波, 但係就得兩個腳掣同埋一個 Foot Rest.. 咁個極力子掣去左邊呀???
我唔清楚 R8 V10 實物有冇棍波, 但 KY 到抵想表達棍波定 Dual Clutch 波箱呢.. R 晒頭!!
(4.5/5) .. 半分扣左係套腳踏度

Ferrari 458 Italia – 1:18 by Hotwheels Elite

本身對 Hotwheels 比較陌生, 咁岩見到呢架平平地, 就試下啦
首先覺得架車好 “聚” 手.. 甚至比 Kyosho 架 R8 仲要重少少
我唔係話重就等於好, 但係買得 1:18 合金模型.. 如果有適量既質感的確係會加 D 分
呢樣近年好多既 AA 出品就決乏左呢樣野..

講返呢架 HW, 油漆睇落幾好.. 成架車搵唔到太多暇疵, 可惜 Metallic Black 裡面 D 金粉係架 1:18 模型車身上明顯太粗
但內裝 (Dashboard / 座椅), 同埋車頭鬼面罩 “膠 Feel 味” 重左 D…
套仿 Ceramic Brake 做得幾好, 不過個轆就好似玩具車

另外, 可能係個別問題.. 我架 458 左邊門係關唔實
呢樣真係要碰下運氣.. 因為買個陣度門係有塊膠片隔住.. 方便買家開門

Overall.. Hotwheels Elite 呢架 458 Italia 尚算買得過, 加上佢既售價比 AA 平, 比 KY 既 BMW M3 貴少少
如果喜歡 Ferrari 既朋友值得考慮

(3.5 / 5)

Lamborghini Countach LP500S – 1:18 by Kyosho

圖中嘅 Countach LP500S 屬於復刻版.. 參考過第一版嘅相, 基本上除左個盒唔同之外, 大致上相同. 今次 KY 復刻 Lamborghini Countach 計劃, 除左紅色之外, 亦有粉藍色金鈴版本 (!!), 最早期嘅 LP400, 同埋較後期嘅 LP500R. 另一模型廠 Autoart 亦曾製造過 Countach, 以 LP5000S 型號為藍本, 已推出多時及售罄.

由於紅色 LP500S 已經賣晒差唔多一年, 所以我呢架係由拍賣網托人幫忙訂貨. 當初都有 D 擔心油漆會出現起疹等問題, 但打開盒後不但冇發現任何問題, 而且噴漆平均. 屬大 Lambo 系列靈魂的剪刀式車門亦能固定開啟, 並冇任何不穩的現象. 內裝細緻度不錯, 棍波連三個腳掣, 手絞車窗, 各式各樣嘅按鈕同儀錶都跟實物接近. 唯一要挑剔嘅, 可能就係 Steering Wheel 兩旁嘅水撥 / 指揮燈桿太粗. 打開引擎蓋後, 雙眼會被一組紅色火咀線吸引住, 但如果撇除了火咀線部份, 引擎造工只屬一般. 相反, 車頭放士啤呔嘅位置反而做得幾好.

(4/5)

Mercedes Benz 190E 2.3-16 (1:18 by Autoart)

雖然我對 M.Benz 興趣不大, 但若果係喜款儲舊款車 / 老爺車嘅話, 個人覺得 M.Benz 現時有幾款車的確值得留意, 其中一架就係 190E.

模型質感良好, 比同廠嘅 BMW M3 Sport Evolution 好似重少少, 令人一攞上手就覺得係攞住一架金屬模型.  油漆控制適中, 不太厚亦不太薄.  由於這款模型已出多年, 長期放在發泡膠盒中或多或少會對油漆造成影響, 但拍照時用白光燈照射仍未發現有任何瑕疵.  車頭鬼面罩造工細緻, 尾箱廠徽亦非求其一張貼紙就算.

雖然已經係好耐之前嘅產品, 但內籠有好高既像真度, Dashboard 同 Console 裝飾細緻.  大家不要誤會為何後門 Panel 有電窗掣, 但前門就冇.  其實 M.Benz 前座車窗掣係設在波棍旁邊.  除左座椅膠感較強之外, 內裝部份可以話有相當高嘅完成度.  至於尾箱內的反光三角型標誌, 模型亦有做到… 實屬驚喜!!

值得一提嘅係引擎蓋, Autoart 在模型的引擎蓋上下過一番功夫, 由於 190E 引擎蓋打開嘅時侯, 成個鉸位會向前移, 而並非一般車採用嘅定點鉸位.  圖中所見, 引擎蓋完全打開後才可以見到 Fuse 盒.

(4.8/5)

因為發泡膠盒會直接接觸到車身, 久而久之會令車身有印
所以 Kyosho D 車一般都有用紙巾將車同發泡膠盒隔開..

另一個原因其實同用車套笠住架車既後果差唔多, 主要係因為車套同車身之間既空氣中既水份較難流走所致.. 形成起泡 (疹) 既現象.

Nismo Skyline GT-R (R32) – 1:18 by Autoart

之前已經影過 M3, Sierra 同埋 190E, 所以唔會少得 Skyline GT-R. 兩間大廠 – Autoart 同 Kyosho 都有出 R32 Skyline GT-R, 但 Kyosho 睇落好似又窄又高.. 所以即使 Kyosho 有可摺式前座椅及士啤轆, 我最後都係揀返 Autoart.

GT-R 可以話係 Autoart 主力嘅產品之一, 所以在 R32 量產模型亦有三個版本, 分別係 Standard, V-Spec II 同埋圖中嘅 Nismo 版. 原本我都有一架白色嘅 Standard Version, 但見佢同 Nismo 大同小異, 所以幾個月前便將它賣走, 只留低 Nismo 及 V-Spec II.

呢架 Nismo R32 係我收藏品中最耐嘅一架 (於 2007 年購入), 拆盒後一直只放係 Display 櫃裡面, 並冇刻意去打理. 車身上嘅油漆至今仍然沒有什麼變化, 呢樣可以話係我一直喜歡買 AA 出品既原因. 模型在外觀上其實不錯, 只嫌車頭泵把條罅較為明顯, 及車尾 GT-R 徽章只用貼紙代替… 而質感方面與現時同廠的 1:18 模型差不多, 但若與之前介紹過嘅 M.Benz 190E 相比, 只屬勉強合格水平.  引擎造工不錯, 能清楚看見引擎每一個細節, 包括各式各樣嘅標誌, 電線及入氣管等等… 內裝可以挑剔嘅地方就不算多, 雖然波棍皮及手掣後方嘅皮位能做到浮突嘅曲線, 但錶板上方嘅塑膠殼及門壁切割口顯得較為粗糙. 另外, 儀錶上的速度刻數到底應該係 Nismo 原裝提供的 320km/h? 還是跟回 Standard 的 180km/h? 這裡我有一點保留…

(4.5/5)

Toyota 2000GT – 1:18 by Autoart

我最初收集既模型主要係一 D 日本老爺車, 一開始心目中已經想買 Toyota 2000GT, 但當時已經賣晒, 加上網上好少人放… 所以一直都係得個等字.  早陣子, Autoart 將 2000GT 模型重新複刻, 所以係 10 月既時侯就帶左佢返屋企.

由於模型始終都係機器製造, 難免會有 D 瑕疵.  一般買模型既時侯, 可以既話我都會睇兩, 三架做比較, 好少話一架 ok.  記得我打開個盒, 一見到架車我對眼已經俾佢懾住咁… 真係好靚!! 所以連第二架都唔洗睇, 開心咁買左落黎.  呢種感覺真係好奇怪, 到而家都冇再試過.

講返架車, 無論係油漆, 裝飾, 內籠, 引擎我認為都幾近完美級數.  門跤亦十分紮實, 尾門就算唔用銀色個枝撐杆都可以企得穩.  唯一要挑剔既就係前轆後面既儲物箱十分難開, 最後要用 “萬用膠” 才可將門拉開.  另外, 2000GT 徽章如舊版一樣只用上貼紙代替, 算係一個違憾.

(4.9/5)

Mazda Cosmo – 1:18 by Autoart

一般買模型嘅時候, 我主要都係睇下架車有冇花 / 起疹, 側鏡或者倒後鏡張反光貼紙有冇甩就收貨.  之後 D 車通常都係放埋一邊, 得閒拿出來影完相才放入櫃做 Display.  所以有時有 D 細緻野在買嘅時候睇唔到, 反而影相嘅時候每每會有 D 發現, 但到底係驚喜, 定係驚多過喜就要到最後一秒先知… 或者呢 D 就係影模型俾到我既樂趣.

今次影既 Mazda Cosmo 在今年十一月購入.  原車大概係 1968 年生產, 係世上第一輛量產型既轉子引擎汽車, 呢個係買佢既主要原因.  參考過一 D 講關於 Cosmo 嘅網站, 模型大致同實物相片一樣, 至於車型準唔準其實係好主觀嘅問題, 所以不作討論.  但開始影第一福相就發現車頭 Cosmo 貼紙已經開始甩甩地, 試過用手按住幾分鐘, 但放手後問題依舊.. 最後我放棄了..

油漆上色屬合格水平, 或者係因為白色車身關係, 較容易發現生產時候所產生出來的污糟漬同火屎, 但只係好少, 要較細心先睇到.  由於 Cosmo 原車標榜輕身為主, 所以模型內裝也不如 Toyota 2000GT 來得吸引.  (記憶中 Cosmo 只有約 950kg 車重, 2000GT 達 1,100kg 以上)  嘩.. Glove Box 上面突出黎個條膠切口可以用核突黎形容!!  對格仔座椅較為吸引, 同埋尾玻璃下面個塊黑色 X 坑皮面連喇叭值得欣賞, 但整體黎講成個內裝膠感較強.  引擎部份達合格水平, 雖然冇乜驚喜, 但 Rotary Engine 本身已經細, 加上 Cosmo 塊 Bonnet 又唔係大, 冇乜野睇已經係意料之內, 可惜同樣係膠感偏重令它再失一點分數.

(3.8/5)

Volvo 850 T5-R Estate – 1:18 by Autoart

當我尋日 post 呢架 T5-R Estate 既模型相上 Facebook 既時候, 有朋友話估唔到我會買呢架車.  事實上, 佢亦係我收藏品入面唯一一架 Station Wagon.. 記得當時仲係新車既時候我已經留意佢, 點解呢架 Volvo 咁鬼型既!! 到十幾年之後既今日, T5-R 仍然係我心目中最經典既 Volvo, 既然 Autoart 有出 1:18 模型, 於是便在九月份將佢加入我既收藏團隊.

呢架 T5-R Wagon 在外觀上算不錯… 記憶中過去既 Autoart 黃色車都會係骨位附近都會出現青色 (俗稱現青筋), 但在 T5-R 身上卻沒有這個情況.  原車引擎屬簡單整潔一類, 模型生產商如果這個範疇都做得唔好既話就真係要打 Pat Pat.  可惜模型在引擎上明顯馬虎, 將幾個 Cylinder 既底部連埋一齊.  至於車籠裝飾大致上 ok, 小問題在於波棍皮造得比較假, 及第二排車門較鬆.  成架車最敗筆就係車門內壁竟然冇開門把手!! 原車把手應內藏在門壁手枕之內, 但 Autoart 竟然將成個手枕用一件膠就算… 在過去影過既模型車中從未見過呢種情況… 抵鬧!!!

如果 1:18 既話, 主要都係 Autoart, Kyosho 同 Minichamps
但如果你係 BMW / M.Benz Fans 既話, 論抵玩一定係 Kyosho

但講車款多一定係 Autoart.. 每去一次佢地個 showroom 你差唔多一定會有收獲

1:43 就要睇下你要儲乜野車.. 日本車一般都係 Ebbro / Kyosho.. 歐洲車就 Minichamps / Norev 同 Spark.

BMW M3 Coupe – 1:18 by Kyosho

M3 E92 我相信呢度好多朋友都有, 甚至可能多過一架.  所以再討論都係浪費大家時間.  簡單 D 講, 成架車無論係造工, 噴漆, 質感都達到一流水平.  唯一詬病就係到今時今日, Kyosho 出品嘅 Bonnet 同車尾廂門跤都仲係用緊十年前嘅舊式設計, 加上全車唯一一個 M3 徽章都係用貼紙代替, 算是一點美中不足.

Ferrari F430 Spider – 1:18 by BBR + Kyosho

BBR + Kyosho 出品既 1:18 出品唔多.. 除左最近岩岩出既 512BB 賽車之外, 就只有 Enzo Ferrari 同 F430 Coupe / Spider.  呢架 Spider 係二手既, 所以價錢相宜.  有時覺得買模型車同買真嘅車差唔多, 買二手 “化” 算好多.

先要讚既係油漆質量, BBR 不論在 Enzo 或者這部 F430 身上都達滿分, 加上車身係銀色, 令模型看起來更加完美.  另外, 內籠造工亦非常出色, 看起來沒有半點塑膠 Feel, 用手觸摸座椅更有一種柔軟嘅感覺.  兩個反 U 字形防滾杆下面, 見到帶有格仔間嘅膠片, 非常細緻.  可以打開嘅 Glove Box 令人感到驚喜, 而向前傾嘅椅背後面可以放兩個公事包, 如果真係要雞蛋裡面挑骨頭嘅話.. 我會話椅背角度太傾向前方.  至於引擎部份, 由於 F430 不像 Enzo 般可以將成個車尾揭起, 所以可以睇到嘅地方並唔多, 引擎細緻度屬中上級水平.  Ferrari 字樣亦用上較厚嘅貼紙, 多一份像真感.

雖然呢架模型係好多部份都非常出色, 但依然有需要改善嘅地方.  如果細心留意便會發現前軸離車身嘅距離好大, 呢個相信係底盆設計問題, 或者係要遷就車入面某一 D 野而造成嘅後果.  另一樣就係軟篷蓋, 雖然蓋上篷之後沒有任何罅隙, 但從正面望過去覺得真係太厚喇.. 所以我入櫃 Display 嘅時侯都係 “除” 左頂帽算.

M.Benz 600 SWB – 1:18 by Autoart

眼看模型生產商如 BBR + Kyosho 或 CMC 般以其模型精細度換來無數玩家嘅認同, 雖然每架身價達 HKD2,000 以上, 但支持者仍大有人在.  身為大廠之一嘅 Autoart 就係大慨兩年前加入一條走 Hi End 模型路線嘅 Signature Class, 主要嘅賣點係比 Millennium 系列採用更多零件製作, 強調更精細, 更具質感.  圖中嘅 1:18 M.Benz 600 可以話係 Autoart 走 Hi-End 路線 “Signature” Class 嘅試金石之一.  模型分別有長 / 短陣兩個版本, 但由於長陣已經售罄多時, 所以只好買 SWB.

將車從盒中取出, 再次感受到 Autoart 久違了的質感.  根據 Autoart 網頁所描述, 長陣嘅 Pullman 模型材用 429 件零件製成, 重量約 1.45kg.  SWB 雖然冇 Pullman 咁長, 但相信所用嘅零件數量都相差不遠.  銀灰色係 SWB 獨有嘅顏色, 噴漆質素與一般 Autoart 沒有太大差距, 只是電鍍泵把旁邊有點小瑕疵.  先打開引擎蓋, 採用接合式門跤沒有破壞 Engine Bay 氣氛.  引擎大致上可以做到引擎原來的面貌, 造工只屬合格水平… 除膠感較強之外, 水箱蓋旁邊的膠喉亦不見了.  另外, 引擎倉裡面一 D 常見嘅小貼紙都冇, 原因可能係模型廠借來參考嘅實物 D 貼紙已經甩晒.

車門內壁的皮紋, 木裝飾同電掣都做得非常精細, 貼近前玻璃嘅木裝飾亦值得一讚, 中控台部份只係用貼紙裝飾, 尚算簡潔好看, 唯獨缺乏了像 Toyota 2000GT 的細膩感.  後座嘅窗簾由布製成, 相當搶眼.  座椅的上半部份可以見到模型廠嘗試做到看起來像皮的效果, 理應加分… 但座椅架, 椅背, 中控台下方則膠感十足.  如果係 Pullman 版用黑色內籠可能會冇咁明顯, 但配落 SWB 嘅米黃色就…

原盒奉送的六個皮喼可以齊整地放在一起, 但建議都係放係車尾箱, 以免違失.  最後值得一提嘅係套軨, 我參考過好幾個網站嘅圖片, 同睇過一 D Youtube 嘅片段, 發現原裝嘅 600 係用一款類似 Mazda Cosmo 嘅八孔款式… 可能又係參考車曾更換過零件有關.

Range Rover Sport – 1:18 by Autoart

首先, 第一個印象係模型車重同車型不太吻合, 咁大架車但重量似同架 R32 Skyline 差唔多, 不過算啦… 一來質感不會影響模型嘅可觀性, 二來我已經習慣輕飄飄嘅 Autoart 模型, 質感對佢哋黎講只係 Bonus.  係發泡膠盒度攞左架車出黎之後, 發現部份車身上面有 D 來歷不明嘅油漬, 類似嘅情況係 NSX 都有出現過, 後來用布抹下就冇事.  噴漆造工只屬一般, 皆因引擎蓋上的油漆並不算平滑, 有可能係上油嘅時候有灰塵所導致.  車尾 RANGE ROVER 字樣採用較厚嘅貼紙, 摸落去有凹凸感; 而 Range Rover 專用的黑色 Land Rover 徽章都用上微型徽章, 值得一讚.

現今好多新車嘅引擎倉都採用密封式設計, 所以模型生產商自然可以慳返好多功夫. 正因為咁, 我對佢嘅要求就更高, 跟一些原車嘅照片相對之下, 模型的像真度已達九成半相似, 連開啟 Bonnet 嘅油壓跤位置都與原車一樣, 只欠缺機油檢查杆及位於水箱附近的幾張貼紙.

黑色嘅車身配米色內籠, 雖然依然有點塑膠嘅感覺, 但望落去已經比上次架 M.Benz 600 好好多.  膠邊切割口整齊, 門壁嘅木裝飾, 電窗掣, 門柄, 電動座椅調較按鈕, 錶板都十分順眼.  設透光天窗可以讓燈光照射到造型優美嘅座椅, 安全帶亦帶有凹凸紋, 拍照過後自己也覺得模型內籠散發著溫暖的感覺.  印象最深刻嘅一定係中控台部份, 除左波棍閘旁邊印有 “P R N D” 字樣, 類似 i-Drive 嘅圓形控制器之外, 冷氣及收音機都用膠件製作, 從相片可看到其模仿程度幾可亂真.

尾門跤雖然不像原車般採用油壓式開關, 但一樣有兩種開啟模式, 而車門所用嘅細跤亦唔覺眼.  打開後車門能不能固定就各安天命, 我呢架玻璃不能固定, 但連門一齊開就反而冇事.

Porsche Carrera GT – 1:18 by Autoart

黑色油漆光滑度不錯, 亦沒見到任何灰塵留在漆油之中.  黑 / 銀色車身配黑色內籠版本係近一年左右嘅事, 但模具已是多年前嘅款式, 模型廠亦沒有作出任何 Upgrade 改動, 所以前方行李廂門只用舊式設計, 只有引擎倉才使用油壓臂開關.  行李廂可以將硬頂放落去, 原盒仲有一條繩俾你將兩片硬頂綁緊.  個人建議最好長期將車頂放在這裡, 雖然車頂會露出兩粒銀色磁石有點突兀, 不過蓋上頂後嘅 Carrera GT 並不好看, 而且空空如也嘅行李廂看起來亦帶點膠感.

內籠陳設與原車一樣以簡單為主, 門檻及門邊都有 Carbon Fibre 紋作裝飾, 腳踏, 中控台都用噴上銀色嘅膠件去代替金屬零件, 效果一般, 但尚算勉強合格.  全車最核突就係個兩張座椅, 望落去已經覺得佢好硬好膠, 直頭係膠到反光.. 不知所謂!!!  相反, 引擎倉部份就順眼得多, 表面上除左少左藍色蓋旁邊嘅一張小貼紙之外, 其他可以挑剔嘅地方都唔算明顯, 而噤掣彈起嘅定風翼更值得一讚.  至於徽章, 我期望最少應該用類似 BBR F430 個種帶有凹凸感嘅貼紙會更好.

Porsche 959 – 1:18 by Autoart

噴漆質量屬不過不失, 這可能是白色車的死穴, 只要有一點瑕疵便馬上現形. 基本上油漆算是平滑, 問題在於我這架 959 位於左邊 A-Pillar 位置有明顯補油的痕跡, 看過另一輛同樣有這個問題, 而且前泵把瑕疵更多. 內籠既仿真度不錯, 雖然座椅依然沒有做到軟膠既效果, 但已比 Carrera GT的膠椅好看很多, 座椅由灰到白的四格顏色上配合也與原車相似. 其他地方與門壁陳設, 中控台所有出風口及按鈕都與原車無異, 只係稍嫌波棍做得比較假同裝坎膠馬虎.

引擎細緻度屬…滿意水平, 所有電線, 喉管, 皮帶等等都可以清楚見到, 其金屬感已略有改善. 要改進既地方包括引擎右方應該有一個黃色蓋類似入 Fluid 既部份沒有做到, 及 Porsche 字樣那部份上面應有一張貼紙. 引擎倉及行李廂已用上新設計的門跤, 改善了整體的觀感. 行李廂陳設屬簡單一類, 只有一枝銀色既撐杆, 而地台則用上地氈蓋住, 比 Carrera GT 的黑膠地台美觀千白倍.

D 車主要都係 10 – 12 月間買..女朋友開始 “炸型”.. 所以今個月都冇買過野Err.. 點解 D 口吻咁似佢既.. 你唔會係佢假扮呱.. 我同佢講我買左 30 架… 已經 e e 娥娥..

不過今年暫時都冇乜明顯 Target..

McLaren F-1 Gold (已到 HK)
LF-A Matt Black (有排)
同埋 Minichamps – Aston Martin DBS (連相都未有)
最後想搵返架 F430 Coupe..

我年中要做老襯.. 今年都唔想洗太多係模型度..
好彩而家有 GT5.. 呢隻 game 真係抵到爛..
又可以自己渣, 又可以培訓車手, 仲可以影相..

我最近想到個新 idea 做 wallpaper.. 而家整理緊

由於自已影模型個陣喜歡有背景, 所以只要一有時間, 我都會上網搜集多 D 唔同既背景.  自從 GT5 出左之後, 對於我呢個鍾意影模型既人黎講可以話係多個幫手, 我既相由 12 開始加入 GT5 既 Photo Travel Mode 黎做背景.  不過可提供既背景只係得十個八個, 而且有 D 都唔係咁岩用.  最近我都有將 Replay 既片段轉成相片, 突然間想起倒不如嘗試將跑道拍出來做 Wallpaper 啦… 所以我就用類似 Google Map 拍攝既方法, 將跑道四周既風景影落黎慢慢用.

Nissan Skyline GT-R (KPGC110) – 1:18 by Kyosho

Kyosho 近年都會將過去推出過既模型復刻, 其實幾年前我已經買左一架 KPGC110 GT-R, 即係圖中紅色個架標準版本.  前兩個月係灣仔行街既時候見到今次呢架複刻版, 多左個頭鏟同埋用左唔同車鈴, 最後就將佢收下來.  其實除左頭先講個兩樣改動之外, 兩架車跟本就一模一樣.  不過模型商有時出下複刻版都唔係壞事, 一來可以等新加入 / 或者之前買唔到既朋友唔洗捱炒價, 二來模型擺得耐始終都會舊, 如果真係好鍾意個款車既話, 換過架新車都係一個唔錯既選擇.

可能第一版 KPGC110 已經係多年前既產品, 當時既設計既車門並沒有加上車窗.  唔知如果要加車窗是否需要將成套模具, 如果係需要既話可以原諒.  否則 Kyosho 這樣的做法便顯得原地踏步, 雖然是復刻版, 但最少也要不段改良, 追求完美去討買家歡心.  車身結構感覺實淨, 能打開既門與車身並沒有明顯的罅隙.  Kysoho 噴漆的水準一直不用懷疑, 既平滑又有光澤, 沒有半點甩油, 鍍絡既前後泵把同燈組亦沒有褪色同埋花既現象. 打開車門之後會見到兩張望落幾舒服既座椅, 除左頭枕有一條白界頗明顯之外, 可說是滿分之作.  其他如安全帶, 腳踏, 地氈, 門壁裝飾設計, 出風口, 錶板, 成套中控台所有部份都與原車相片無異.  細小既車尾廂外露出士啤呔 (固定), 亦是當年汽車常見的標準設計.  完美的內裝水平亦在引擎倉內出現, 引擎總括黎講像真度好高, 連紅色部份旁邊兩個 Fluid 既管道亦跟足用透明膠, 換轉好多模型商可能一拼噴上銀色算數.  至於門跤, 只要 Kyosho 一日唔作出改良, 係我心目中永遠都唔會係滿分模型.

到底 Kyosho D 車噤唔噤呢?  紅色既 KPGC110 係 2006 – 07 年之買既, 事隔三年問題在於車窗白化, Bonnet 既噴油已經冇乜光澤, 同埋有 D 粒粒出現, 而鍍絡組件亦開始有點氧化.  所以只要加入適當既 Upgrade, 個人仍然係支持將舊有模型進行複刻.

鍾意老爺 Porsche 既朋友, Aa Showroom 黎左三款 Porsche OEM 既 Model

1. 356 (同 356A 唔同, 呢架原車正是 Porsche 所生產既第一輛汽車, 不過架車就簡單非常, 似適合儲車款既朋友多 D).. 定價同旗下既 1:18 一樣..

2. 911 (Type 901) 灰色車身配紅色皮內籠 (普通盒係格仔布坐椅).. 只係顏色同埋個盒唔同, 要俾多一條紅衫魚..

3. 係一架賽車.. 但冇留意..

另外 Toyota FJ Cruiser 而家有黃色.. 係咁多

Honda NSX – 1:18 by Autoart

初次見到 Autoart 製 NSX 模型的初模相片大概是一年前的事, 當時在想 Autoart 會把這模型造成點呢? 比 Kyosho 的舊模優勝是應該的事, 但到底能否在每個範疇中都贏到 Kyosho 嗎? 過了差不多一年, 模型在 11 月推出, 在 showroom 揀車既時候發現每架車身上都好似有一陣薄薄既油膜, 不知為何會有這個情況, 但感覺上這批車好似做好不久便急急入盒出銷.  當時只用布將油膜抹走便一直留在盒內, 直最到近才有時間打開出拍照.

隔兩個月之後, 油膜已經不見了.  油漆噴工滑溜而且光澤足夠, 車身顏色亦與我印像中見過的紅色 NSX 顏色吻合.  車身裝嵌造工實淨, 引擎倉, 尾玻璃, 車頭蓋, 揭合式頭燈及所有車門都可以固定開啟, 而每個門跤都是採用油壓設計, 既美觀又不損引擎倉既觀賞價值.  這輛模型的模仿 1990 初期 NSX, 其前 15”, 後 16” 車鈴在模型上亦能做到前細後大一點的效果.

內籠細緻度可以用 “一流” 形容, 無論門壁陳設, 中控台的冷氣控制及音響按鈕, 呔盤, 以至腳踏… 每一項細緻都與原車無異, 但錶板底色則用錯了灰色 (原車以黑色作為底色).  座椅用上較軟的塑膠製造, 造到 90 年代前期 Honda 愛用的真皮摺紋設計, 手感一流, 而且車內塑膠組件切口都不礙眼.  引擎部份屬精細一類, 由於引擎主體為黑色, 所以造起來膠感會減少一點.  與原車照片一對之下, 發現原全沒有分別, 甚至連所有貼紙都齊全.  至於車頭倉, 已算是細緻得無話可說, 連車頭燈旁邊既防水膠都做埋, 仲想點丫..~

Nissan FairladyZ (S30) Street Sports – 1:18 Kyosho

在買這輛 S30 Fairlady 模型之前, 其實心目中係想買另一隻深藍色 (灣岸惡魔 Z 嘅顏色), 不過一早已賣斷市, 而海外二手價接近 HKD2,000, 所以還是平平地買白色啦.

白色雖然冇藍色咁搶眼, 不過從車頭望過去依然係非常惡.  這輛模型已經係 Display, 加上模型店一直用射燈照射, 所以 Bonnet 已經有 D 唔算明顯嘅粒粒.  除左係模型店疏忽之外, 相信亦係 Kyosho 嘅弱點之一.  因為除左這部 S30 之外, 在同店買嘅另一輛 Kyosho 模型亦有相同嘅毛病.  相反, 另外兩架 CMC 則沒有這個問題.  撇除車頭蓋部份之外, 其他地方嘅油漆都屬平滑帶光澤一類.  模型裝嵌手工水準高, 門罅不明顯之外, 而且感覺上車門好似裝左彈弓一樣, 因為唔開盡隻門會彈返轉頭.  車尾門採用細跤, 關門之後並不容易見到門跤, 但不知為何車頭沒有用上這種門跤.  前後電鍍泵把暫時亦未有氧化現象, 賣相討好.

內籠仿真度高是 Kyosho 模型的特點, 但今次令人有點失望.  門璧, 尾廂輪拱及傳動軸的暗紋細緻, 整個中控台連波棍槽基本上造型優美, 不過座椅看起來有點硬綳綳嘅感覺, 並不像 KPGC110 GT-R 般柔軟.  或者現時保存得好嘅原裝 S30 已經非常少, 無論在 youtube 或有關 Fairlady 的網站都找不到原裝 S30 Z-L 引擎倉的照片, 可以找到嘅, 唔係體無原膚, 就係被主人改到面目全非.  所以今次只可以從造工方面作評論.  S30 模型引擎部份只屬合格水平, 基本上都做到了應模仿的地方, 但在細節上還有很多需要改善嘅地方.  首先, 在引擎側面的六個喇叭咀太膠喇, 反光度奇高, 試問就算我地今日買架全新車, 副 Engine 都唔會反光啦!  如果 Kyosho 係想模仿一架經改裝嘅 S30, 何解唔索性直接用金屬部件呢?  在引擎倉旁邊的一個漆上一半粉藍色的白色膠壺, 不知是否想表達 “半桶水” 的效果.. 真係得啖笑 !!

Lamborghini Miura P400S – 1:18 by Kyosho

其實我本身對 Miura 的認識並唔深, 大概只係知道佢係 Countach 既前身.  所以之前係買模型既清單裡面, 從來未出現過 Miura 的名字.  不過早排上 Youtube 睇一條日本版 GT5 畫頭既片, 當中有幾秒是一架 Miura 出彎後拼命加速, 它那種像狂牛一樣既引擎咆哮真係入晒我腦.  所以便將 Miura 加入我的車隊名單.  Kyosho 及 Autoart 都有出過 Miura 既模型, 當初首先是考慮 Autoart, 不過架車真係出左好耐, 睇車既時候發現每架車都有油漆上既問題.  剛巧知道 Kyosho 最近又將 Miura 複刻, 所以就決定選擇 Kyosho.

Kyosho 既 Miura 有三隻色, 分別係黃色, 黑色同賣橙色.  我又係去返之前買 S30 Fairlady 個間模型店, 射燈已令到黃色同橙色兩架引擎蓋有微粒, 不過令我印象深刻既只有橙色, 所以就算黑色個架完全冇問題, 我最後都係揀左橙色.  油漆本身是滑溜而且光澤足夠, 只係模型店糟蹋了一架油漆水平高既模型.  可能因為架車既前後蓋採用倒開式, 加上倉門並不算緊, 所以拿起架車既時候要小心.  Miura 本身係車頭倉同埋引擎倉門都各有一對撐杆連繫倉門與車身, 避免倉門跤開啟角度太大.  或者是技術上的問題吧, Kyosho 並沒有做到這一點, 而車頭那對揭燈亦不能完全直立.

內裝可以話係成架車做得最好既一環, 每個細節都做得非常精細, 只略嫌中控台, 扶手及 Glove Box 的膠感多了一點.  車頭倉如實地反應了 Miura 士啤呔, 電池及 Horn 的位置, 細心望還可以見到前吸震筒連彈弓.  至於引擎倉, 除左倉門欠缺鋼索之外, 銀色蓋 (相信係水箱蓋) 旁邊應該還有一條鋼線連接到引擎底部, 雖然同樣可以見到避震, 但嚴格黎講引擎部份只屬合格之作.

BMW 1800TI – 1:18 by Autoart

另一架我本身冇計劃買既車, 因為本身已經有一架 1600-2.  但這架 1800Ti 卻有兩個原因吸引到我.  首先, 這一代 New Class (車系統稱) 率先面世既就係四門版本 1500, 其後才有兩門的 1600-2 及往後的 3 Series / 5 Series.  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它那毫不起眼的仿鋼鑄輪圈 (俗稱 “鐵鈴”), 記憶中 80 年代初或以前大部份車種都係原裝配鐵鈴, 最多都係跟埋個膠 Cap 俾你, 只有一 D 名貴既房車 / 跑車原裝先會用合金鈴.  時至今日連的士都原裝配備合金鈴, 鐵鈴已差不多原全被淘汰, 只有貨車或重型車輛才會採用, 已經好難再搵到架仲用緊鐵鈴既私家車.

1800Ti 模型有銀色同米色兩款, 但銀色車身只配十分沉悶既黑色車箱.  米色車身具光澤, 油漆亦沒有任何補油跡象.  車身結構算合理水平既紮實, 右後門開啟時更有點緊, 要用筆在另一面篤返度門出去先開到.  引擎蓋及尾廂門均用上新設計的接合式門跤, 美觀之餘亦遠較傳統 U 字跤耐用.  內裝屬中高級水準, 儀錶外圈, 收音機, Glove Box 都具立體感, 絕非求其撻張貼紙上去就算.  前 / 後座椅墊, 椅背及門壁的花紋搶眼, 但前座椅背確實有改善空間, 應該可以少一點膠感.  倒開式既引擎蓋內藏一副舊式引擎, 1800Ti 模型這副引擎可以話係成架車既敗筆, 一來連接盤頂既黑色部份 (可能係化油器) 好假, 二來連接盤頂及黑色部份應該係有兩條一長一短既膠喉 (模型只有一條膠喉), 三來原車的偈油入口應該不是完全貼著盤頂, 偈油蓋與盤頂的顏色也有點不同 (模型是同色), 而連貫油門同引擎係靠一條鐵線, 在當年既設計而言, 這條鐵線是外露的, 而 Autoart 易忽略了這一點.

Mercedes Benz SLS AMG – 1:18 by Minichamps

自己本身對 SLS 興趣唔大, 覺得 Mclaren SLR 俾佢靚好多, 不過同樣由於遊戲既關係, 所以就將佢收下來, 選紅色車身亦是這個原因.  在模型店打開盒稍作檢查既時候, 第一眼係覺得架車係完美之作.  可惜到影相既時候先發覺架車其實都有唔少缺陷.

先講車身, 油漆驟眼睇係 Perfect 既, 不過望真 D 之後先發覺車尾廂蓋有 D 暗花, 情況就好似打蠟打得唔夠均勻一樣.  模型質感十足, 這是細盒 Minichamps 的特點, 過去擁有過既 Audi RS4 同 TT Coupe 如是, 今次的 SLS AMG 也一樣.  但唔知係咪架車太重, 導致車輪不能暢順轉動.  車身結構方面, 原車 SLS 的尾翼係可以揭起, 但模型則沒有做到這一點.  所有可以打開既門都係用舊式門跤, 奇怪既係前幾年出既 Audi RS4 引擎蓋都有用過油壓門跤, 但前陣子出既 SLS 竟然用返傳統大跤, 令我摸不著頭腦.  而最糟糕既地方就係司機位車門, 想盡辦法都唔可以將度門關緊.

內裝完成度達超水準級數, 所有按鈕, 碳纖, 及皮位都仿如真既一樣, 應該係我暫時擁有過最高分既內籠造工.  但之前提及過車門跤是採用舊有款式, 所以一關門之後就影響到車廂既美感.  至於引擎, 表面上係冇乜問題, 不過引擎前方下半部應該是一把風扇, 而模型則只用一塊膠蓋過就算.

M.Benz C63 AMG – 1:18 by Autoart

既然有 SLS AMG, 又有 E92 M3… 點可以少得 C63 AMG 呢!  白色的車身既有光澤, 暫時亦未發現任何灰塵或火屎既痕跡.  車身結構亦算穩陣, 值得留意的是這一款 C-Class 模型大概是 2008 年產品, 當時 Autoart 並未有油壓支撐杆作門跤之用.  內籠基本上是精致的, 略嫌整塊 Dash 部份及前座椅背膠感較重, 而門壁感覺上亦馬虎.  皮座花紋雖然大了一點, 但模型生產商不斷嘗試新方法去做到更迫真實屬一讚.  引擎方面我自己就唔想再講落去, 大家睇下原車引擎倉既圖片, 我真係唔想再講落去

Porsche GT3 RS (996) – 1:18 by Autoart

這款 GT3 RS (996) 在我幾年前初接觸汽車模型的時候已經有售, 最近打算收集歷代 911 的模型, 所以早陣子便在巧合的情況下, 在 Showroom 中購得這輛模型.  GT3 RS (996) 共有紅或藍色 Decal 兩款, 紅色一早已經賣晒, 而我呢架藍色亦係倉底貨.

這款已面世至少四年的模型, 車身結構紮實, 問題在於車頭蓋不能固定開啟, 門跤自然是傳統款式.  油漆依然帶有光澤, 個人喜歡車頭 / 車尾藍色漸轉成白色的效果.  但車頂已經有粒粒, 圖片中亦見到左門前方有點瑕疵.  以當時模型的生產技術來說, 這輛 GT3 RS內籠已屬中上水平.  如果用今天的眼光來看有點不公平, 可改善既地方包括門壁雖然大致上做到原車門壁的外型, 但反光的硬膠則缺乏層次感.  整塊 Dashboard Panel 膠感偏高, 及那條螢光藍色的安全帶實在太肉酸.  911 模型的引擎部份可以話係最難做既部份, 由於外露既部份唔多, 所以要做仿 911 引擎易, 但要做得好卻十分困難.

Enzo Ferrari – 1:18 by BBR + Kyosho

相信係每個儲汽車模型嘅朋友都會最少有一架跑車模型, 先別論有關性能的問題, 跑車的線條無疑比其他車型來得漂亮.  在跑車級別中, 個人認為有兩款跑車係必儲嘅, 一架係至今仍然係殿堂之作嘅 McLaren F-1, 而另一架就係集性能及歷史意義嘅 Enzo Ferrari.  圖中嘅 Enzo 模型係由專門生產 1:43 Resin 模型嘅 BBR 同以往一直有生產 1:18 Ferrari 嘅 Kyosho 合作製造.  雖然唔清楚兩間廠當中如何分工, 但可以相信生產開高質素 1:18 模型嘅 Kyosho 再加上 BBR 廠監督下, 模型質量應該不會令人失望.

這一款模型可能係 1:18 之中最多唔同版本嘅一部, 最少推出過七款不同顏色, 及超過十個版本.  揀圖中嘅電紅色車身顏色主要係因為尾翼上的 Enzo Ferrari 字樣, 及一對 “ENZO F” 車牌 (暫時只有電紅色及白色版本才有的裝飾), 代表著 Enzo Ferrari 這位巨人對 Ferrari 車廠, 甚至對整個汽車界的影響力.  另外, 車身顏色嘅 Rear Diffuser 及尾車牌兩旁的貼紙都是 “ENZO F” 版本獨有.

模型油漆質素達理想水平, 電紅色噴工沒有不均勻現象, 任何角度望都帶有光澤, 唯獨引擎蓋上面發現有幾粒火屎.  車身結構四平八穩, 所有車門都能固定開啟, 門罅亦不算粗, 不過關上右邊車門及引擎蓋之後, 會有種關不緊的現象.  雖然模型算重身一類, 但車輪尚算能暢順轉動.  由於 Enzo 的車門不像 Lamborghini Murcielago 一樣採用油壓門跤, 而是用上一款 U 字形嘅鋁質門跤, 所以模型並沒有做錯.  至於車頭儲物倉的油壓門, 既美觀又能固定揭起.  可惜, 那隻可揭起的定風翼, 必須先將引擎蓋打開才可將定風翼揭起.

車廂陳設與原車沒有明顯分別, 仿真皮座椅像真度高, 呔盤上亦有加上模仿按鈕的膠粒及印字.  至於中控台的幾個按鈕及冷氣出風口亦是膠件, 並非低成本貼紙代替.  所有 Panel 的切割口圓滑, 看起來也有一種高級嘅感覺.  其實內裝有好多部份都好靚, 不過礙於車門能打開角度有限, 所以未能完全拍下來.

打開引擎倉門之後, 便會被美輪美奐的 Engine Bay 吸引住, 與原車引擎照片相比下, 會發現模型的像真度非常高, 無論係大型零件如左右各一嘅入風管連風隔部份, 至仿碳纖維 Air Box, 紅色引擎盤頂, 汽缸體, 支撐著車身與引擎的強化管, 銀色隔熱板… 以至細小部份如電線, 貼紙, 水箱蓋, 偈油蓋, 油缸蓋等等.. 模型都如實地反映出來.  (雖然引擎倉沒有如原車般預留位置存放支撐倉門杆, 但這一小缺憾也不會影響分數).. 這部份實在是完美之作.  車頭儲物倉雖然不如引擎般精彩, 但依然不失其細緻性.  拿走盛載著幾個旅行袋的膠盆之後, 便會見到電池及部份零件所在的位置.   另外, 原裝有兩個扁身類似旅行袋, 但不知道到底應該放係邊… 知道既師兄麻煩你指教一下..

BMW 323i (E21) – 1:18 by Autoart

由第一代 3 Series 生產至今已三十六年, 一直成為 BMW 中最暢銷既型號.  雖然我從未擁有過 BMW, 但如果能夠藉著收藏模型去觀賞每代 3 Series 的演變, 應該是一種樂趣.  正因如此, 除左多年前 UT 模型廠推出既 E36 型之外, 3 Series 模型就列入我既清單裡面.  (類似既情況亦出現係我既 Porsche 911 Collection)  最近有留意到下一代 3 Series 快將面世, 藉此便向大家介紹一下第一代 3 Series (E21) 模型.  3 Series 前身 New Series 係有一款高性能既 2002 Turbo, 而第一款 M3 要在第二代 3 Series (E30) 才出現, 在未研發出高性能 M3 之前, E21 便靠這款 323i 作為主打.

模型已推出多年, 但銀色車身並沒有任何起泡 / 起疹現象, 而且油漆仍算是平滑有光澤.  車身紮實, 沒有鬆散既情況, 車門能關緊之餘罅隙亦不大, 美中不足地方在於門鎖部份只用貼紙.  當時 E21 原車的尾廂門並未開始採用油壓門跤, 倉門可固定開啟.  內籠裝飾屬中上級, 雖然是帶點膠感, 但當時的大眾化汽車的確沒有太著眼在內裝部份.  半皮半布既座椅亦做得神似, 呔盤, 錶板, 中控台連收音機, 腳掣等等… 都做得相當不錯.  但有樣野想請教下大家既, 門壁佈置基本上係 ok , 但係我真係想像唔到個開門把手去左邊?  定係 E21 唔係用門壁把手開門?  引擎部份算細緻, 水箱風扇, 電線, Fuse Box 都可清楚見到.  但有時 Autoart 既產品真係激死人, 繼之前 850 T5-R 之後再一次發現佢地將多個汽缸既底部連埋一齊, 一睇就知係一件過啤出黎, 破壞了整個引擎倉既觀感.

唔經唔覺已經影左模型四個月左右.. 影過 35 架模型
做左一個質量排名既總結… 想同大家分享下..

1. Toyota Sprinter Trueno (AE86) Special Tuned – Autoart: 5/5
2. M.Benz 190E 2.3-16 – Autoart: 4.9/5
2. Toyota 2000GT – Autoart: 4.9/5
3. Audi R8 V10 – Kyosho: 4.8/5
3. BMW X6M – Kyosho: 4.8/5
3. Caterham Super Seven – Kyosho: 4.8/5
3. Ferrari F430 Spider – BBR: 4.8/5
3. Honda NSX – Autoart Signature: 4.8/5
3. Toyota Celica 1600GT – Autoart: 4.8/5
4. BMW M3 Sport Evolution – Autoart: 4.6/5
4. BMW M3 (E92) – Kyosho: 4.6/5
4. Lamborghini Countach LP500S – Kyosho: 4.6/5
4. Nissan GT-R (R35) – Autoart: 4.6/5
5. Ford Sierra RS Cosworth – Autoart: 4.5/5
5. Lancia Delta HF Integrale Evoluzione 2 – Kyosho: 4.5/5
5. Nissan Skyline GT-R (BCNR33) – Autoart: 4.5/5
6. Nissan Skyline GT-R (KPGC110) – Kyosho: 4.4/5
7. BMW 323i (E21) – Autoart: 4.3/5
7. Enzo Ferrari – BBR + Kyosho: 4.3/5
8. Mazda RX-8 – Autoart: 4.1/5
8. Porsche 959 – Autoart: 4.1/5
9. BMW 1800Ti – Autoart: 4/5
9. Nismo Skyline GT-R R32 – Autoart: 4/5
9. Range Rover Sport – Autoart:4/5
10. Mazda Cosmo – Autoart: 3.8/5
10. M.Benz 600 SWB – Autoart Signature: 3.8/5
10. Nissan Fairlady Z (S30) – Kyosho: 3.8/5
10. Volvo 850 T5-R Estate – Autoart: 3.8/5
11. Lamborghini Miura P400S – Kyosho: 3.6/5
12. M.Benz SLS AMG – Minichamps 3.5/5
12. Porsche Carrera GT – Autoart: 3.5/5
13. Mini Cooper Sport (1:12) – Premium Classixxs: 3.3/5
14. Ferrari 458 Italia – Hotwheels Elite: 3.1/5
14. M.Benz C63 AMG – Autoart: 3.1/5
14. Porsche 911 Carrera GT3 RS (996) – Autoart 3.1/5

主要係指架車既 “車身結構”  (eg, 車門可唔可以關緊, 罅位會唔會過大)
“油漆造工”  (eg, 有冇起泡, 補過油)
“內籠陳設” / “引擎造工” (eg, 細緻度)

睇下架車有冇地方做錯之類.. 5 分為滿分

Toyota 2000GT Cabriolet – 1:18 by Autoart

豐田 2000GT 除左硬頂之外, 車廠本身都有做過兩架開篷既 Prototype, 這兩架從未發售的特別型號在電影 “007 – You only live twice” (鐵金剛勇破火箭嶺) 中飾演 007 在日本的接頭人 Aki 的座駕.  Autoart 出過兩個唔同版本既 2000GT Cabriolet, 一個係普通既 Millennium 版本, 另一個就係 007 版本.  記憶中 007 版本是配一個日本車牌 “2000”, 但有否配備武器就不太清楚.  無論係 Millennium 定係 007 版本, 都已經售罄多時.  這一架模型是由二手市場購入, 上一手是一個對模型愛護有加的中年人, 皆因從佢提供既照片中, 見到佢會用雜物將模型托起來擺放, 以免車呔長期承受模型重量而變形, 試問有幾多人會這樣擺放模型呢.

雖然只是開蓬與硬頂的分別, 但開篷版絕對是採用另一套模具.  車身結構與硬頂一樣紮實, 車門亦沒有鬆散的感覺.  雖然上手是愛車之人, 但油漆始終敵不過歲月的摧殘, 引擎蓋及尾箱門已明顯起疹, 左車門亦開始有起疹現象, 而左前輪後方的儲物箱門發現兩點起泡.  相反, 鍍鉻部件不但沒有氧化, 更仍然帶有光澤, 仿鋼線輪圈依然美觀.  兩側儲物箱上方的 2000GT 貼紙稍嫌略細, 而且欠缺立體感.  引擎和內裝基本上與之前介紹過既新版硬頂是一模一樣, Coupe 在這兩方面已是滿分之作, 所以即使這部 Cabriolet 是舊版, 在這兩個範疇上造工亦有一定的保證.

Nissan Skyline GT-R (KPGC10) – 1:18 by Kyosho

這輯相大慨係兩, 三年前影嘅, 岩岩係電腦裡面一個舊嘅 Backup File 度搵返, 所以就唔影新相喇!  這段時間其實都有 D 轉變嘅, 首先自己已經冇心機帶 D 車出街影; 背景原先係一塊爛地, 而家變成一個公園; 圖中嘅三架 GT-R 亦各散東西, 自己只係留起銀色嘅 Widewheel Version.  銀色 GT-R 係 2007 年購入, 同普通版 (白色) 分別其實只係套車轆.

同另一架 KPGC110 一樣, 模型具質感, 但沒有車窗, 倒開式 Bonnet 遮掩了舊式門跤的缺陷.  “110” 設置於尾箱的士啤呔仍在, 而且多了一個大油缸.  油漆至今仍未有退色現象, 相信同銀色車身有關, 亦未發現有任何起疹狀況.  引擎與 “110” 同出一徹, 但 “10” 的細緻度比 “110” 要優勝, 起碼會見到風扇, 水箱蓋同埋偈油蓋先.  雖然這架模型已是多年前的產品, 但論細緻度幾可與今日的新款模型妣美, 門壁及座椅的摺紋像真, 後座門壁更有絞窗手柄, 座椅質感柔軟, 磨沙的膠面控制台值得一讚, 不過由於車門不設車窗, 令這個部份十分黐塵.  另一個美中不足嘅地方就係中控台木紋裝飾同收音機都係用貼紙, 時間耐左嘅話會披口.

Porsche 356 No.1 – 1:18 by Autoart

呢架車雖然設計簡單, 甚至可以用簡陋黎形容, 四條香雞呔嘅闊度可能只係現今細車嘅一半.  但其歷史背景足可以蓋過一切, 皆因它就是全球第一輛 Porsche 量產型汽車 “356” 嘅 Prototype (Porsche 其實係 1939 年已經與 Volkswagen 合作製造了三部 Type 64 賽車), Porsche 車廠稱這輛 Prototype 為 356 No.1.  模型本身是 Autoart 專為 Porsche 車廠製作, 所以全部都用上專用紙盒.  據說是因為 Porsche 方面未有全數接收這批模型, 經商議後, 車廠便允許模型商自行發售.

推出只有一個月的模型當然沒有什麼問題, 車身亦沒有鬆散的情況.  不過由於引擎蓋是整塊取出, 加上沒有磁石將蓋吸穩, 若觀賞車底時須多加留意.  車頭 / 車尾儲物倉門均用上摺合式門跤, 簡潔的車尾箱內藏士啤呔, 而在車身上找不到的油缸門, 則連同油缸蓋一同收在前儲物倉內, 可想而知 No.1 必須先打開車頭蓋才可以入油.  引擎雖然簡單非常, 但有紅有綠嘅零件不致令我唔想再睇落去, 若黑色部份 (可能係化油器) 可以做得更具金屬感的話, 相信會更加好.  至於內裝只可算係中規中矩, 門壁基本上可以模仿到原車的模樣, 但欠缺立體感.  另外, 錶板 Panel 感覺上好似膠感重了一點.  總括黎講, 成架車做得唔錯, 但硬係覺得佢好似每個地方都爭少少.

Ballade Sports CR-X  – 1:18 Autoart

模型除了具欣賞名車的價值外, 有時候亦能讓買家懷緬過去.  這部 Ballade Sports CR-X 雖然不是甚麼超級跑車, 但它卻是我考牌後第一輛有意欲去擁有嘅車.  當時我生活嘅地方十分樸素, 不像今日滿街 i-Phone, i-Pad, 名牌年青人時裝等誘惑, 放學之後只係得架 “超任” 同埋一 D Lego 陪住我.  所以當時首先嘅志願係考車牌, 然後就係買車, 追求自己嘅私人空間.  可惜, 到最後在家人反對下.. 我都係未能完成當時只售約 $35,000 嘅夢.

模型造型算神似, 車身下半部份用上磨沙灰色膠, 加上當時日本車一味追求高性能, “DOHC” “PGM-FI” 貼紙自然少不了, 再配合令車頭變得炯炯有神的全揭頭燈設計, 這兩點都令我十分欣賞.  油漆大致上屬滿意程度, 不過在車頂位置發現了幾點粒粒.  引擎蓋及尾厢門都採用近年的新設計, 兩者都能固定開啟.  反而司機門有點鬆, 我購買的時候沒仔細檢查另外兩架, 但已經見到車門均有下墜的情況.

像真度高的內裝切割口整齊, 三尖八角的 Panel 殼完全反映出 80 年代汽車的簡單設計, 搶眼的前座椅及連手絞窗柄的門壁都值得一讚.  收音機望落應該是獨立膠件製作, 而呔盤左方的冷氣控制按鍵及開關掣反而用貼紙代替, 確實是有點美中不足.  引擎部份細緻, 而且膠感並不強烈.  引擎盤頂顏色接近原車的金銅色, 火咀線及電線齊全, 所有貼紙都貼在正確的地方.  但一個部份再次顯出 Autoart 的粗心大意, 在電池箱右前方正是水箱的位置, 到底模型嘅水箱蓋去了那裡 ?!?!?!

M.Benz 300SL – 1:18 by Minichamps

要數 M.Benz 的經典名車, 腦海即時浮現出 300SL 的模樣.  1954 年面世的它, 至今仍是無數汽車收藏家的對象, 無論是其圓渾枤車身線條, 抑或是那對向上打開的鷗翼車門, 甚至是那副當時令 300SL 可跑至 235km/h – 260km/h 的 3000cc 引擎 (以 50 年代標準來說, 已屬超班之作), 這一切都足以令 300SL 成為汽車中的經典.  雖然 300SL 同樣有生產 Cabriolet 版本, 但沒有鷗翼車門的 300SL 就好像一個被閹割的男人一樣, 缺乏了最重要的部份.  由於 Coupe 只生產了 1,400 輛, 所以現時叫價已達 USD 1.3mil 已上.  要擁有一輛真的 300SL 差不多是沒可能的事, 倒不如用幾百蚊買架過下癮算~

從盒中取出模型拍照時首先覺得 300SL 頭燈連鬼面罩造型可愛, 又點會知道外表傻更更的它可以跑得如此快.  與 SLS AMG 一樣, 300SL 模型同樣是由 Minichamps 負責生產, 上次 SLS 在質素上令我失望而回, 今次 300SL 又會點呢?  油漆上色非常好, 雖然是米色車身, 仍找不到半點瑕疵.  模型與一貫 Minichamps 細盒一樣非常具質感, 車身結構紮實, 所有可以打開的門都可以固定開啟.  車門同 SLS 一樣只用 U 形跤, 但模型廠刻意將這對跤隱藏在車頂內的一個槽之內, 效果不錯.  至於尾箱門, 翻查過相片後證實原車的確是用 U 形門跤, 但模型缺少了一枝支撐杆.

引擎造工算不錯, 整個 Engine Bay 觀感整齊.  六個汽缸並沒有出現底部連在一起的情況, 引擎主體的油漆看起來也不覺有明顯的塑膠感, 電線亦不算太粗, 若細心看清楚, 可以見到引擎的底部, 及獨立製作的水箱及風扇.  另外, 車尾箱除了擺放士啤呔之外, 更內藏部份零件… 由此可感受到 Minichamps 在製作這輛模型時的細心.  內籠像真度合理, 尤其是中控台的顏色配搭, 加上 300SL 字樣襯托得非常優美, 座椅質素亦佳.  基本上內裝的完成度已非常高, 但 300SL 原車門檻及門壁部份所用的物料應該是帶有窩釘的真皮, 模型廠應加上類似窩釘的技術作裝飾.

Lamborghini Diablo 6.0 VT – 1:18 by Autoart

既然我收藏模型的目的之一是希望回味每車款的轉變, 那麼 Countach 的承繼車 Diablo 自然是我的目標之一.  Autoart 在很多年前已生產過早期跳燈的 Diablo 及 GT-R 版本, 理論上近年才推出的 6.0 VT 理應比之前更完美, 不過今次我再一次失望而回.  過去 Autoart 黃色車見白光死既情況再次出現 (即在白光環境下會出現上下本身鴛鴦色), 而兩邊後輪拱位置亦已出現起疹, 不禁令我懷疑這款 6.0 VT 模型是交由另一間廠進行上色工序.

車身結構滿意程度一般, 我的意思並非說模型鬆散, 但引擎蓋的油壓杆不太夠力去支撐, 車頭儲物倉更加完全不能固定開啟, 拍照時需用其他方法去固定車門.  兩邊車門並沒有放棄舊有的 U 型跤, 不過可固定的角度已比舊款大, 但是否耐用就不得而知.  成個外型最敗筆就是那套碳纖維紋的擾流部件, 我曾反覆在不同的海外二手車網頁看過六輛不同的 Diablo VT, 其前沙板及裙腳都沒有 Carbon Fibre 作裝飾, 會不會是模型廠畫蛇添足之作呢?

內籠造型是滿意的, 座椅, 中控台及錶板都做得靚, 不過車內所有碳纖裝飾的花紋稍為太粗了, 波棍後方的按鈕組只是印上去的貨色, 更忘記加入碳纖紋作底色.  原車的引擎算是簡單一類, 可惜模型只能給我一種求其是但了事的感覺.  首先, 近年 Autoart 在引擎上都會加入部份貼紙令模型看起來更迫真, 原車 6.0 VT 應該最少有三張, 這部近年推出的模型竟然一張都沒有.  第二, 雖然細心望引擎的話會見到引擎的下半部份, 即引擎是一件獨立的完成品, 但引擎兩邊盤頂則應有的幼金屬杆不見了.  第三, 引擎上的狂牛 Logo 應是全黑色的徽章, 字樣亦應是實心黑色, 這麼簡單的裝飾都沒有做到, 模型製造商有沒有放過心機去製造這款模型.  雖然我的確希望儲齊整個 Lambo 剪刀門系列, 但這樣質素的一輛模型, 看來它應該很快便會出現在我的清洗名單中.

日本車之所以興起, 主要同二戰敗北有關..
當時日本大部份製造飛機嘅公司都要轉型, 所以好多工程師都改行
既然連飛機都識造, 造車自然係 Easy Job~
不過識造車唔等於識渣車.. 記得 Skyline 之父 “櫻井真一郎” 設計第一代 Skyline (1957) 嘅時候, 成個團隊連埋佢自己都只係得兩個人有車牌..
所以 50 年代嘅日本車可以話係處於摸索階段..

直到 60 年代中, 車廠已開始掌握到造車技術, 加上美日貿易 / 文化交流
日本人開始嘗試製造跑車, 論機械常識日本人也不會輸蝕, 好多經典嘅日本跑車好似 Fairlady, Skyline GT-R, 2000GT, S800, Cosmo 呢 D 都係 60 年代嘅先鋒.  可惜 70 年代曾經出現嘅石油危機, 令到部份當時得令嘅跑車唔可以再生存落去, 當中一個明顯嘅例子就係只有製造過 173 架嘅第二代 Skyline GT-R.  情況要到 70 年代中後期才得以解決, 加上當時車廠已懂得將 Turbo 加入引擎設計, 加裝 Turbo 的製作費比 NA 平, 效率高.. 所以好多車款都可以配備 Turbo, 可以話係馬力戰嘅序幕.

80 年代日本經濟強勁, 有左錢,  自然想有架個人化嘅車, MR2, CR-X 同 89 年嘅 MX-5 一定係代表作, 講性能嘅 Starion, AE86, EF9 Civic, Skyline, Supra 隨處可見, 連停產左 16 年嘅 GT-R 都係 89 年重生.  雖然 NSX 係 1990 出產, 但成個構思早係 1983 已經開始.  1987 年日產嘅 Be-1, Pao, Figaro 亦係十分有個性嘅復古車.  90 年代初期可以話係日本車百花齊放嘅年代, 差唔多每間大廠都有自己嘅省招牌作.  不過當 90 年代中期經濟泡沫爆破後, 明顯地見到日本跑車設計有放援跡象, 只有 Evo 及 WRX 不斷出改良款 (與開發成本平有關).

2000 之後, 世界提倡低排放, 環保車.. 及環球經濟不穩等因素令車廠不願再花金錢去研發跑車.. 結果 NSX 死了, NSX II 設計胎死腹中, Supra 也死了, RX-7 及 RX-8 兩兄弟也難逃停產的命運.  如果今日我要買一架自己用嘅車, 除左 R35 之外, 我肯定我一定買返舊車.

Porsche GT3 RS (997) – 1:18 by Autoart

早幾個星期影過 996 GT3 RS, 當時覺得內裝及引擎方面有很多改善空間.  望著仍在盒裡的 997, 心想到底 997 的模型會否在細緻度上有所提升呢?  選擇了綠色車身的 997 GT3 RS, 配合黑色車轆, 外型出眾.  與 996 一樣, 油漆順滑而帶有光澤, 暫時亦未見有起疹跡象.  這已是 2007 年的產品, 當時 Autoart 並未有用薄切面 U 形門跤或油壓支撐杆.  由於引擎倉本身已非常細小, 用傳統門跤便嚴重影響了引擎的觀感.  另外, 車頭蓋的 Porsche 廠徽亦只是普通貼紙一張, 並不像最近推出的模型般改用立體貼紙 / 徽章.

內裝完成度只屬一般, Dashboard Panel 的塑膠感減少了.  中控台的冷氣連導航系統儀, 錶板及出風口都值得欣賞, 座椅造型算美觀, 安全帶亦由 996 的瑩光膠帶改成較具質感的布料代替.  但呔盤左方, 匙膽及頭燈開關掣太假, Panel 殼的切割口亦太明顯, 以及連接著中控台及波棍槽的位置有明顯罅隙.  引擎部份用舊跤已經削弱了 Engine Bay 的可觀性, 除了加裝進氣管, Dynamo (發電機), 兩個 Fluid 蓋之外, 模型廠可以做的並不多, 但相信還有一定的進步空間如加裝電線及提升零件的細緻度.

Porsche 911 Carrera RS (1973) - 1:18 by Autoart

由 60 年代開始, Porsche 便是 Skyline GT-R 在賽車場上的最佳對手, 一鬥就鬥足三十多年, 時至今日 Skyline GT-R 已變成 V6 引擎的超級跑車之一, Porsche 最暢銷的車系 911 亦由沿用多年的氣冷引擎變成 996 開始的水冷設計.  既然 Porsche 一直是 GT-R 的假想敵, Porsche 911 自然列入我的收藏目標.  1973 年面世的 Carrera RS, 可以說是第一代 911 的賽道版本, 其輕量化車身配合 2.7L 引擎, 絕對提升了 911 的運動性能, 令它奪得無數比賽錦標.  Carrera RS 模型是近期推出的, 剛巧這一輯相片與 997 GT3 RS 是同一時間拍攝的, 希望藉此能夠比較 Autoart 在 997 與 Carrera RS 相隔的三年之間有否在質素上有所提升.

模型共有四款顏色選擇, 白車紅色圍邊是當時的 Image Colour, 毫不考慮便選了這個配搭.  由於模型只推出大概一年左右, 所以油漆並沒有甚麼問題, 電鍍部件亦沒有氧化.  車頭廠徽而改用立體貼紙, 車身結構沒有鬆散現象, 車門實淨之餘罅隙亦不大, 車輪能暢順轉動 / 轉向.  令我感到可惜的是這輛出色的模型並沒有採用新款門跤, 但引擎倉開啟角度比 997 大得多, 對引擎觀賞度的影響相對較少.

內籠仿真度合格, 原車的內裝設計簡單, 加上主色為黑色, 所以模型也沒有甚麼地方特別突出, 但勝在沒有甚麼缺點, 唯獨是 Glove Box 上面的銀色線上色不足.  翻查過原車的引擎相片後, 發現模型的引擎除了欠缺扇業左方的一條銀色管道, 塑料味重一點之外, 其他部份與真的引擎沒有分別, 連五張貼紙都做齊.  另外, 在對比的照片其中有部份是拍攝車底部份, 相對之後亦發現模型沒有做錯, 只是原車的傳動軸是黑色, 而模型則一律銀色, 證明這一次 Autoart 的資料搜集足夠.

Ferrari Dino 246 GT – 1:18 by Hotwheels Super Elite

在 1968 年推出的 Ferrari Dino, 在其型號名稱, 所用的 V6 引擎以及中置引擎設計, 背後都是一個傷心的故事.  Enzo Ferrari 唯一的兒子 Alfredino Dino Ferrari 建議父親為早期的 Forumla II 開發一種 V6 引擎.  雖然 Enzo 對 V12 情有獨鍾, 但還是准許了愛子的計劃並聘請了其他技術人員協助引擎的設計工作.  這就是後來贏得數次 Formula II 冠軍的 1.6L V6 引擎, 證明了 Dino 的想法是正確的.  可惜, Dino 並沒有機會見到這些, 因年輕的他疾病纏身, 最後在 1965 年 6 月 30 日因腎病逝世.  即使是車壇巨人, 也會有傷心的時候, Dino 的離開令 Enzo 傷心萬分, 過了好幾年才從悲痛中恢複過來, 最後決定生產一款跑車去紀念兒子.  雖然 Enzo 一直堅持馬是用來拉車的理論, 但因兒子深信中置引擎跑車更快, 所以這款車必須要採用 MR 設計, 同時亦將兒子的 V6 引擎概念安裝在這輛輕型的跑車, 並取名 Dino, 也就是兒子的 Middle Name.

模型由 Hotwheels 的 Super Elite 生產線負責製造, Super Elite 是模型廠旗下標榜最 Hi-End 的生產線.  但售價高昂往往令我卻步, 剛巧在去年聖誕節時候有大減價, 我便趁機以半價買下我的第一輛 Super Elite 模型.  這輛 Dino 246GT 生產年份不詳, 但已發現油漆光澤度不足, 車頭蓋, 引擎蓋及行李倉蓋都出現少量起疹情況.  幸好, 鍍鉻泵把及尾窗框都未有氧化.  模型質感不錯, 車輪能暢順轉動 / 轉向.  車窗是採用半開合設計, 車門好輕, 這樣的設計相信是由於車窗用超薄膠片所致, 如果車門太緊的話, 膠片隨時會斷裂, 不過個人始終較喜歡密封車窗, 穩陣之餘亦能隔塵.  左車門的罅比右車門要大, 但總算能關緊車門.  車門以外所有門跤都是用 U 字型跤, 這種門跤用在倒開式車頭蓋還勉強過得去, 但放在中 / 後置引擎車種的話, 其有限開啟角度的缺點便表露無遺, 要細心觀看引擎的話必須自備電筒.  車身兩旁入氣口只是用黑油將該處蓋住就算, 而非空心設計.  另外, 水撥的安放位置也有問題, Dino 246GT 原車的兩枝水撥應該是對疊設計, 但模型則弄成一般汽車所用的單一方向擺放.

啡黃色配黑色膠殼的內籠, 錶板及呔盤都做得神似.  門壁有細緻的仿皮紋, 加上反光的車門把手及窗柄觀感不錯.  雖然前三角窗不能打開, 但模型商仍加上細小的窗柄, 值得一讚.  座椅手工合格, 只嫌塑膠切口明顯.  講到塑膠部份, 246GT 的 Panel 是採用 “鏡” 皮, 模型只用塑膠可以原諒, 但 Glove Box 上面的 Panel 形狀角位應遠較模型的來得圓渾, 而收音機也造得太差, 太突禿了!!  引擎蓋開啟角度雖小, 但細心看過後發覺 Hotwheels 並沒有因此而放棄了引擎部份, 完全不帶膠感的引擎, 進器管連 Air Box, 火咀線及水箱蓋都可以找到.  欠缺的部份只有一條黑色的膠喉及偈油蓋.  打開車頭蓋後便會見到一個 Full Sized 的士啤轆, 膠喉及兩個貌似 Fuse Box 的黑盒, 與原車無異.

BMW M3 CSL E46 – 1:18 by Kyosho

最後一次使用六汽缸的 E46 M3 可以說是我最喜歡的 BMW, 無論是其優美的外型, 以上那副登峰造極的引擎, 相信都可以迷到不少男女.  其中在 2003 年推出限量的 CSL 版本, 更加創造了 M3 歷史上的第一次.  首先, 這一款 CSL 是第一輛原裝配備碳纖維車頂的 M3.  憑著輕量化的車身, 加上再經調較的引擎, 令 CSL 在德國 Nurburgring Nordschleife 賽道以 7 分 50 秒跑畢全程, 比一年後推出的 Ferrari 360 Challenge Stradale 快六秒, 即使是 2006 年 F430 F-1 版本也要比它慢五秒.  再看今日最新的輕量版 E92 M3 GTS, 也只比 CSL 快兩秒, 由此可見 CSL 當時已是一輛發展得非常成熟的型號.

這輛極具歷史意義的模型由當時主要生產的 Kyosho 負責, 另一生產商 “Autoart” 亦有生產相同車款.  模型大慨生產年份大慨是 2006 年或以前, 這已經是我第四部 CSL, 決定購買之前其實都有擔心過 Kyosho 的油漆在多年歲月的洗禮後會否出現問題.  但過去一直未擁有過銀色的 Kyosho M3 CSL, 加上朋友亦認同 CSL 值得收藏, 所以在今年一月便膽粗粗地再次收下這款模型.  結果是可以接受, 漆油並沒有褪色現象, 只是將它放在較新的 E92 旁邊才會發現少了光澤.  車身結構尚算完整, 車輪轉向暢順, 引擎倉及尾箱門用舊跤已屬意料中事.  可惜拍照的時候才發現右邊車門不能關緊, 這個情況在以前擁有過的黑色版本沒有出現, 所以相信這只是個別問題.

打開車頭蓋, 引擎的各個大小部份都模仿得不錯, 但印有 M Power 字樣的 Air Box 應該是碳纖維, 而並非黑色膠件.  Tower Bar 左邊位置亦有黏合物料留下的痕跡, 而俗稱 “龍門架” 左右兩邊應有安全警告的貼紙, 模型則違忘了這一點.  內籠維持了 Kyosho BMW 系列的高質素, 除了 Front Panel 及座椅用錯黑色之外 (原車應為灰色半 “鏡” 皮), 其他部份則達滿意水平.

Nissan Skyline GT-R V-Spec II Nur (BNR34) – 1:18 by Autoart

位於德國 Nurburg 小鎮的 Nurburgring Nordschleife 賽道舉世聞名, 除了經常舉辦不同賽事之外, 不少車廠亦在這裡開發新車.  當今世上最好的跑車大多曾在這裡進行測試及調較.  由於賽道依山而建, 所以全長 20.8km 的上落坡幅差距大, 當中包括 33 個左彎及 40 個右彎, 以及接近 3km 的直線路段, 加上部份路面是用混凝土舖成 (主要為瀝青路)… 增加了對輪胎, 懸掛, 以至車架的考驗.  以上種種因素往往能產生出人意表的結果, 之前已提及過 2003 年出廠的 BMW M3 CSL 以五秒之差擊敗了三年後才面世的 Ferrari F430 F-1.  而來自日本的 R34 Skyline GT-R 標準型號, 在 1999 年便以 7 分 52 秒完成一圈, 亦比 F430 快三秒.

根據 2008 年一月份 “Car and Driver” 雜誌中, 提及過日產早在 1981 年已打算為提高旗下高性能車種至可媲美歐洲產品的水平.  雖然當時的領導層未有很具體的實際行動, 但已對未來高性能車系提出了幾項綱要, 包括要提高其高速直進性, 過線穩定性, 彎路表現, 迴避前路緊急事故的制動能力及可讓駕駛者在 200km/h 情況下可以輕鬆駕駛.  1988 年初, 當時的 R32 GT-R Prototype 在日本國內的試車場都成功克服了連串耐力測試, 不過當放到 Nurburgring Nordschleife 以後, 一大堆從未在本土出現過的故障及不足之處都原型畢露, 如車身剛性不足, 吸震及懸掛系統原先的調較未能應付賽道特殊的中快速上落坡大彎, 車身出現頗大的傾幅, 引致災難性的 Understeer, 而經過一輪長命大斜急剎之後, 制動力大幅回落.

當年 R32 GT-R 計劃主管透露, Prototype 所用的那套 Brake Pad 在社內評估標準中, 只達 POOR 級水平.  在經過接連 20km 激烈駕駛後, 引擎水溫升至不合理的水平, 機油在強勁 G-Force 狀態下傾在油盤的其中一方, 引致油壓不穩, 同時亦發現 Turbocharger 也有滲油等情況.  開發團隊決定以接近半年的時候對上述問題作出改良, 並在 1989 年九月以 8 分 20 秒突破一直由 Porsche 944 Turbo 所保持的最快街車圈速 – 8 分 40 秒.  這個消息震驚歐洲車壇, 並且以 “凌駕西德跑車” 高度評價 GT-R 的 RB26DETT 引擎.  自此, Nurburgring Nordschleife 便成了 GT-R 的第二個家, 以後的 R33, R34 至今日的 R35 都在這個綠色煉獄開發而成, 而且每次都令人驚喜, 包括 R33 GT-R 在 1997 年便做出 7 分 59 秒, 2011 年款的 R35 GT-R 更在半乾濕的情況下以 7 分 24 秒 22完成, 比在乾地上跑的 Enzo Ferrari 及 Pagani Zonda F Clubsport 還要快.

由於未能符合越趨嚴謹的廢排標準, R34 GT-R 在 2002 年被迫停產.  車廠為紀念 GT-R 過去年在 Nurburgring Nordschleife 所留下的足跡, 便推出為數 1,000 輛的 Nur 紀念版本, 當中包括 750 輛 M-Spec 及 250 輛 V-Spec II.  M-Spec 與 V-Spec II 主要分別在於 M-Spec 的懸掛設定較軟及採用真皮座椅.  所有 Nur 版本都可選用獨有的 Millennium Jade 金屬綠色, 前座椅有 GT-R 字樣, 速度錶刻度為 300km/h.  引擎倉內的綠式盆頂引擎外觀上與一般 R34 GT-R 沒有分別, 但內裡所用的零件全為 N1 組別規格, 所以若將 Nur 開到 Nismo 進行 Z-Tune Spec. 改裝的話, 改裝費會比一輛標準的 R34 GT-R 便宜一大截.  雖然車廠公佈 Nur 最大馬力只有 280ps, 但外間估計特別版最少也有 350ps 馬力輸出.

限量 1,000 輛的模型只有 V-Spec II 版本, 只在日本發售, 但到底是公開發售, 還是車行只送給準 Nur 買家就不得而知.  自己的模型在 2006 年初從外地拍賣網中購入, 相信這模型已推出多年, 因 Autoart 製造的 R34 GT-R 可分為前, 中, 後三期, 沒有車窗設計為前期款式, 基本上整輛模型的水準已與今日的新車脫節, 所以沒打算再作討論.  總括來說, 模型細緻度雖然 Outdated, 但作為最後一款配備 RB26DETT 引擎的 GT-R, 及最後一款 Skyline GT-R, 其紀念價值已遠遠超越一切, 成為多年來我車櫃中最重要的模型.

Autoart D 車就多款 D, 大部份車都造得唔錯, 但有 D 真係錯漏百出, 而且最近加左價, 新車嘅入場費已經去到 $1,000..

Kyosho 會係 Autoart 以外嘅選擇, 價錢都係 $600 – $800, 不過佢 D 車來來去去都係個幾款..

Initial D Trueno AE86 – 1:18 by Autoart

漫 畫 – 頭文字 D 可說是近代最 hit 的汽車漫畫, 無論是漫畫書, 動畫, 電影, 以至所採用的歌曲相信都有不少朋友接觸過.  模型 / 玩具當然少不了, 但最初的確是欠缺一輛具觀賞性的模型.  Autoart 大慨在 2008 年獲授權推出 1:18 的豆腐 AE86 模型, 限量 1,000 輛的模型只供日本本土發售, 香港亦有模型店作少量供應.  這輛豆腐 86, 是模仿主角在秋名山比賽時的規格而製作, 所以並沒有後期的碳纖維引擎蓋及駕駛席跑車座椅, 但其他地方如車門貼紙, 車窗雨擋, Watanabe 社製造的八爪式輪圈連訓練主角的水杯都有.  另外, 錶板由普通版的 Digital 款式改為漫畫中的傳統指針代替, 而呔盤則改用漫畫的設計.  模型質素及細緻度與之前的 Special Tuned 一樣, 只是因為車門貼紙有甩油, 而扣一點分數.

Mazda Roadster (MX-5) – 1:18 by Autoart

摺合式車頂在開關的時候有如變形金剛變身一樣, 所以心裡面一直想買類似設計的模型.  市面上令我感興趣的只有 Minichamps – M.Benz SL500, Kyosho – BMW M3 (E93) 及 Autoart – Mazda Roadster (MX-5), 當中 SL500 早已售罄, 自己亦已有 E92 硬頂 M3, 剛巧 Autoart Showroom 又做特價, 所以便順利成章將這輛 Mazda Roadster 帶回家.

Roadster 的模型其實已推出多時, 大慨是 2007 年左右吧, 所以我買的時候只剩下棗紅色 Roadster 及鮮紅色 MX-5 (左呔).  無論是油漆上色, 抑或光澤度都與新車無異.  車身結構沒有問題, 車門能關緊之餘, 亦沒有明顯的門罅; 車頂接合過程簡單, 十分 User Friendly; 將車頂接起之後, 不會覺得倉門突起.  可惜, 當時的 Autoart 產品仍是用舊式門跤, 影響了引擎倉及尾箱的美感.

內籠裝飾可以說是 Roadster 模型的另一賣點, 黑色座椅的塑膠感屬可接受水平, 整塊 Dash Board, 中控台及腳踏的造工精緻, 連太陽擋都是活動式, 近年的 Autoart 產品已沒再出現.  至於引擎, Autoart 偶爾發作的嚇人事件又再出現, 塑膠感重不在話下, 不少部份更加出現做漏或做錯的情況, 而且 Air Box 附近的膠喉 / 電線舖排更是 “自家創作”, 令小弟佩服!!

Nissan Fairlady Turbo (Z31)

經過 70 年代的石油危機得到舒緩之後, 日製 Turbo 車開始在 80 年代初期興起, 無論是小車如 Honda City / Jazz, 抑或大跑車如 Toyota Supra, Nissan Fairlady Turbo (Z31), 全部都加入 Turbo 引擎型號供買家選購.  第五代 Skyline (R30) 雖然不是第一款採用 Turbo 的 Skyline, 但在整體設計上已脫離上一代 C211 的影子, 反而開始見到 R32 的雛型.  同時, R30 亦將 Skyline 的名字帶返賽車場, 車迷更給它 “鐵面” 的稱號, 可以說 R30 直接 / 間接為日後的 GT-R 舖路.

模型在 2010 年底推出, 由近年非常進取的 Autoart 負責生產, 共有紅, 白及灰色選擇.  油漆及車身結構均達理想水平, 窗邊的電鍍邊搶眼 (尾玻璃下更壓上 Nissan 字樣), 車尾箱開啟角度亦足夠.  內裝質素令人滿意, 值得一提的是車頂裝有地圖燈, 印象中在過去的 Autoart 模型從未出現.  若果冷氣出風口可以做得細緻一點的話, 那麼整個內籠便可以用完美來形容.  引擎像真度高, 由於拍照角度有所局限, 所以未能完全將引擎影出來.  但若細心觀看引擎的底部, 便會明白模型的引擎是整個獨立製作.  完成度高的引擎倉在細心觀察下發現欠缺了電池及水箱蓋的警告貼紙, 而噴上紅色的汽缸體, 亦令我懷疑其真實性.

CMC 的確係貴, 但確實係值咁既價.. 如果你係追求精細既話
我都建議你買少一架 Autoart.. 留返 D 盤川買一架 CMC..

剛巧我今日本身都打算研究下架 CMC, 不過有事所以未攪掂

Porsche 901 – 1:18 by CMC

在 50 年代末期, Dr. Porsche 的兒子 Ferry 認為當時的 356 車系已發展到盡頭, Porsche 需要一款劃時代的新車在能繼續加入競爭激烈的跑車市場.  生產了近十五年的 356 最終被停產後, Porsche 內部也堆滿了各種新車的設計方案, 其中一個計劃是製造一款四座位的運動型轎車.  但是 Ferry 和他的大仔 “Alexander” 均認為這個設計十分冒險, 這個做法會讓 Porsche 的個性變得模糊不清, 令公司失去競爭力, 並讓 356 的美好形象遭到破壞.  Ferry 及 Alexander 一致認為, 只有造出外型和性能都超過 356 的雙門跑車才能讓公司繼續發展下去.  最後, Alexander 這個 Porsche 家族的第三代傳人便接受了這個挑戰.  在 1963 年的法蘭克福車展上, Porsche 的新型 901 正式亮相.  新車生產後不久後就收到來自法國 Peugeot 的信函, Peugeot 宣稱他們註冊了所有中間帶 “0” 字的三位數字來作為自己公司汽車產品的命名.  Porsche 迫不得已在售出了 82 輛 901 後改名為 911, 而這個名字亦令 Porsche 成為了家傳戶曉的頂級跑車品牌.

911 的外型與 356 有些相似, 但是擁有更大馬力的氣冷式引擎, 車身線條也變得更加修長.  而 911 的售價也與馬力一同提升, 這個問題曾經令 Porsche 的高層一度感到擔心, 但隨後收到的訂單銷量打消了他們的顧慮, 也首次令車廠的經濟狀況得到好轉.  由於規模的限制, Porsche 最初只負責製造引擎和關鍵的零件, 而車身的製造則一直交由 Reuter 公司代為生產, 但該公司不同意為了 911 的生產而花費資金改造 356 的生產線, 而且決定將廠房賣掉.  這樣迫使 Porsche 買下了整間公司, 亦令 Porsche 曾一度陷入財政危機.  時至今日, Reuter 已轉變成一家生產桶型座椅的品牌 – Keiper Recaro (即大家熟悉的 Recaro).

圖中的模型由 CMC 製造, Autoart 及 CMC 分別生產不同年代的 911, Autoart 製造的是正式 911 世代, 而 CMC 所演繹的是較早期的 901.  CMC 一直以極高的細緻度而贏得不少獎項, 製造古董車的手工屬頂級水準.  過去曾擁有過同廠生產的 SLR Mclaren, 精細的造工令人難忘, 希望今次的 911 不會令我失望.  首先, 感到模型極具質感, 完全感覺到這是落足料之作.  油漆及車身結構屬完美, 不用太多文字去描述.  反而車身的輪拱邊做錯了, 原車的輪拱邊緣應該是微微凸起, 這並不是 901 與 911 的分別, 因為借出 901 給 CMC 的車主表示自己的 901 輪拱邊確實是微微突起, 我之後到 Autoart Showroom 看過, 發現它們的 911 模型亦有做到突起的效果, 所以 CMC 這一次燒鬚了.

內裝模仿度非常高, 座椅沒有太多的膠感, 中央的布料摸上手感覺亦不錯, 門壁下方的地圖袋十分美觀, 只是拍照的效果看起來一般; 錶板及中控台的收音機, 簡單得來亦美觀.  打開引擎蓋便可見到一副完成度極高的仿 Boxer 引擎, 獨立製作的引擎部份看起來帶有金屬感, 每個細緻部份都與原車相片無異, 感覺就好像 CMC 將借回來的參考車引擎拆出來, 再慢慢研究怎樣去模仿得更像真一樣.

全車最吸引的地方, 相信是通常會忽略的車頭儲物箱, CMC 901 除了用上與原車相同設計的門跤外, 在地氈下面隱藏了一大堆零件, 電線及可取出的士啤轆, 單是這一份細心已令人覺得模型生產商有用心去製作這件產品.  901 模型的車輪是可以拆除的, CMC 原裝提供了一個小型工具箱, 內裡有換呔工具及四個車輪的 Centre Cap, Centre Cap 主要靠磁力吸住車輪.  不過這樣細少的零件我還是建議大家小碰為妙, 若不幸違失了零件, 要從生產商那裡訂回來也要一段時間.

M.Benz SL600 (R129) – 1:18 by Autoart

M.Benz 的 R129 型 SL 雖然不是最長壽的 SL 系列, 但車廠在設計時已決定加入大量革新的電子設備, 令當時售價約 HKD1.3 mil 的 R129 甫一推出便成為不少富豪的新寵.  雖然 R129 在 2002 年已停產, 但生產期達 13 年的它至今偶爾在街上仍能見到它的蹤影.

模型由 Autoart 生產, 油漆基本上沒有問題, 但我這一部稍為細心看便會見到引擎蓋有非常輕微的起疹.  另外, 生產商應該忘記為模型在左右魚腮位置加上 SL600 獨有的 V12 徽章.  車身結構沒有太多投訴的地方, 活動的防滾架令我有點驚喜, 只略嫌行李箱的開啟角度不夠, 浪費了放在尾箱蓋內的三角形警示牌.  引擎盤頂部份的塑膠感並不明顯, 整體像原車一樣簡潔美觀, 如果加入 Fuse Box 上方及 M.Benz 廠徽旁的警告貼紙, 相信效果會更好.  我個人對內籠陳設感滿意, 可惜圖中 SL600 模型的波棍不見了.  有一點需要補充, R129 行李箱內的顏色應該是與內裝色調一致, 模型則是鴛鴦色!!

Lamborghini Reventon- 1:18 by Autoart

Lamborghini 無論在車身設計及市場形象推廣都比 Ferrari 來得浮誇, 而 Reventon 可說是車廠眾多型號中最浮誇的一員.  與 Murcielago 採用戰牛的名字一樣, Reventon 的名字來自 Don Rodriguez 家族所擁有的一頭戰牛, 著名的鬥牛勇士 Felix Guzman 便在 1943 年喪生於 Reventon 的牛角之下.  大家都知道 Mclaren F-1 及 Ferrari 一直都以 “街道上的 F-1” 為設計理念, 而 Lamborghini 今次更以 “街道上的戰鬥機” 來打造出 Reventon, 其車身依照 F22 型戰鬥機的風格進行設計.  車廠更在 2007 年十一月底, 安排傳媒到位於意大利的 Ghedi 空軍基地觀賞 Reventon 大戰 A200-A 旋風式噴射戰鬥機.  贏輸對 Lamborghini 毫不重要 (Reventon 也真的在終點前被 A200-A 反勝), 但單是跑車與戰機同場較量已夠綽頭, 何況 Reventon 更一度領先 A200-A.

我相信 Reventon 的設計將來一定會成為經典, 所以再開始儲車模的時候一早已鎖定 Reventon 必成為我的收藏之一.  剛巧朋友再去年秋天出售他的 Reventon, 於是便以一個合理的價錢收下它.  市面上有兩, 三間模型生產商製造 1:18 Reventon 模型, 但當中以 Autoart 較為可取.  啞灰色車身是 Reventon 的 Image Colour, 油漆手工完美, 用手觸摸車身會有類似磨沙的感覺, 而且更加不用擔心會有起疹的問題.  車身結構亦佳, 過去 Diablo “dum” 門的問題, 在 Reventon 上已改正過來, 一打開車門便會馬上彈到最頂點, 不過若可以加裝油壓支撐杆作裝飾的話會更好.  行李倉及引擎蓋都用上油壓開關, 而位於引擎蓋兩旁的自動調節入氣口亦可以固定打開.

Reventon 模型的內籠模仿度不俗, 整塊 Panel 連音響部份都做得好靚.  Reventon 原車的錶板是有兩個介面 Display, 一個是大家平時所見的傳統設計, 另一個與電影中見到的戰機儀錶沒有兩樣.  Autoart 並沒有用後者設計, 如果可以改用戰機介面, 相信又會多一個賣點.  座椅造型美觀, 只覺得左右兩旁的 Support 位塑膠感重了一點.  引擎造工屬中級以上, 從引擎上方垂直望下去, 可見到引擎是獨立製造.  可惜, 引擎兩旁做漏了一些明顯的零件, 由於我自己也不知道該零件的作用, 所以只能提供照片給大家參考.  總括來說, 這輛 Reventon 模型仍有一點小瑕疵, 但相對 Murcielago 及 Diablo 來說已有長足進步.

amborghini Gallardo LP550-2 – 1:18 by Autoart

我自己對俗稱細 Lambo 的 Gallardo 一直不太感興趣, 始終覺得有剪刀門的才是真正的 Lamborghini.  令我有衝動去買這輛 LP550-2 只因為這個綠色車身絕對能襯托出 Lambo 那種搶眼又帶點浮誇的個性, 而 LP550-2 亦是繼 90 年代 Diablo 之後, 再一次只用兩輪驅動的型號.

過去已擁有過標準型的 Gallardo 模型, 當時已覺得 Autoart 造得不錯, 只是頭蓋及引擎蓋不能站穩.  今次這輛 LP550-2 在去年十二月底收下, 我太喜歡這個綠 / 白色配搭了, 油漆水平高且具光澤.  車身結構四平八穩, 今趟行李箱及引擎蓋都改用油壓杆作支撐.

從圖片可見到 Two Tone 顏色配搭的內籠陳設非常精緻, 近年已開始見到 Autoart 在這方面有所提升, 其內裝的像真度已直迫一向以高質素內籠見稱的 Kyosho.  不過, 當模型商集中改善內籠造工的同時, 我亦希望引擎部份能夠有相對的提升, 看過 LP550-2 模型的引擎後, 我真的沒有甚麼驚喜.  原車的引擎盤頂應是磨沙黑色, 模型則是一般黑膠色.  引擎後方用來註明底盤號碼的銀色牌仔不見了, 而兩個銀色的 Fluid 蓋在模型身上只是引擎保護膠蓋啤出來的一部份, 其他細小部份亦同樣被忽略.

BMW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 Bavarian Motor Works) 其實在 50-60 年代也曾一度面臨破產, 全靠後來主力改革生產大眾化的 New Class 系列才挽救了車廠, 而 2002 Turbo 便是最具運動性能的 New Class.  在 1973 年在法蘭克福車展首次亮相, 並在同年七月開始發售.  2002 Turbo 引擎由 2002Tii 作基礎, 再在引擎的右下前方加上一個 Kuhnle, Kopp & Kausch (KKK) 渦輪增壓器.  前擾流器正中央的入氣孔背後便是油冷氣所在, 而旁邊的小氣孔則連上歧管直接將冷空氣送到渦輪增壓器.  Turbo 型號還改用更耐用的極力子及轉向系統, 限滑差速器及 10” 直徑的前制動碟.  其他還包括經強化的避震及13 吋輪圈等等.
BMW 2002 Turbo – 1:18 by Autoart

2002 Turbo 只有兩款顏色選擇, 分別是 Chamonix White 及 Polaris Silver, 前泵把擾流器及車身兩側均有由紅, 深藍及粉藍色的 M 系列拉花.  其他外觀上的分別包括車尾的 Turbo 徽章, 向外拋的沙板, 尾箱上的小型 “鴨尾” 翼, 前擾流器及較一般 2002 細少的前泵把.  而早期型號更在前擾流器貼上倒轉的 2002 Turbo 字樣.  打開車門會見到黑色的跑車座椅, 及較小巧的呔盤.  中控台上方設有時鐘及 Turbo 壓力錶.  Turbo 錶上刻有三個不同顏色的區域, 分別是白色 (未運作), 綠色 (運作中) 及紅色 (過度運作).  買家亦可附加選配布質座椅及天窗, 可惜引擎倉再沒有位置擺放冷凝氣, 所以 2002 Turbo 不設冷氣系統.  生產期只有兩年, 在 1975 年第一代 3 Series 面世後便停產.  共製造了 1,672 輛 2002 Turbo.

Autoart 及 Kyosho 分別都有製造 2002 Turbo 的模型, 黑盒包裝的 Autoart 已知它是 N 年前的產品.  Autoart 版本早已賣清 (但最近發現有一輛銀色在陳列室), Kyosho 近來亦有復刻.  這輛 2002 Turbo 是與之前 Toyota 2000GT Cabriolet 一同從二手市場買回來, 賣家就是那一位愛車的中年人.  與 2000GT Cabriolet 一樣, 油漆已留下歲月的痕跡, 引擎蓋及尾箱門都已起疹. 還好, 油漆依然帶有光澤, 電鍍尾泵把亦沒有氧化現象, 這已比自己的 Kyosho Skyline GT-R KPGC110 好很多.  雖然模型是多年前的作品, 但車門跤已沒有採用舊式的狗腳門跤, 而引擎蓋及尾箱所用的門跤亦按照原車設計製造.  模型不設車窗, 這一點我不太介意.  不過車頭泵把及輪拱位置應該有外露螺絲釘, 模型卻沒有造到.

內裝只達合格水平, 雖然座椅及門壁做得不錯, 座椅中亦能見到透氣孔.  可惜,整塊 Dashboard Panel 及呔盤略嫌塑膠感較重, 部份細微部份及中控台製作太簡單, 當然這與不同年代的技術有直接關係.  引擎基本上沒有甚麼問題, 除塑膠感一般, 欠缺部份電線及引擎倉內的貼紙之外, 引擎周邊的零件都齊全.

Ferrari F430 Coupe – 1:18 by BBR

沒有辦法, 430 無論是 Coupe 還是 Spider 版本都非常吸引, 在一月的時候忍不下手便買下這輛 Coupe 模型.  由於 Coupe 版本在香港早已售罄, 所以只好在國內網站著手.  我一向只會在 Ferrari 的經典型號才選擇紅色, 所以原先是打算買灰色版本, 但灰色一來與自己的銀色 Spider 顏色接近, 加上兩者所用的車軨亦一樣, 只好考慮其他顏色.  之後考慮過白色, 配炭灰色車鈴實屬一絕, 可惜炒價已接近 $4,000 大元, 個人不太喜歡用炒價買模型, 剛巧見到這輛紅色以原價發售, 所以便不考慮其他了.

打開盒後, 發現車頭蓋有起疹現象.. 只好安慰自己說 “算了吧.. 隔山買牛遇上這種事情避不了”.  除了此部份之外, 還發現司機門底部及側裙腳裝崁的罅隙比 Spider 要大, 不知這是否個別問題.  另外, Coupe 的座椅是不能像 Spider 一樣可以向前摺.  Coupe 當然沒有 Spider 蓬頂過厚的問題, 不過由於兩者採用同一個底盤, 所以前軸離地距過高問題仍然存在, 其他地方亦與 Spider 一樣, 無甚分別.

Volvo T5-R Sedan – 1:18 by Autoart

與 Wagon 版本差不多同期製造的 Sedan 版本, 雖然車身所用的模具不一樣, 但內廂裝飾或引擎都一模一樣.  用自己的 Wagon 版本作比較的話, Sedan 的尾門感覺上比 Wagon 紮實一點, 但這部 Sedan 左前輪後方有補油痕跡, 算是扯平.

R34 GT-R Z-Tune 2005 – 1:18 by Autoart

在 R34 GT-R 仍未停產前, Nismo 在 2000 年的時候提出了名為 “Z Concept” 的計劃.  “Z Concept” 的目的就是為 GT-R 進行最高程度的改裝, 令它無論在賽道或街道都可以成為一級跑車.  經過兩年的開發及研究, Nismo 成功製成了 Z1, 也就是 Z-Tune 的第一個版本.  Z1 的改裝元素完全來自在 JGTC 比賽中吸取的經驗, 由於當年的 GT-R 賽車還未使用 V6 引擎 (據說 2003 年開始才改用 V6 機器), 所以改裝 RB26DETT 引擎對 Nismo 來說簡直易如反掌.  Nismo 掌握了許多街車改裝的數據和經驗, 而 Z1 就是從這些數據中孕育出來.  Z1 只是一輛慨念車, 並沒有推出市面.  Z1 的改裝細節基金上與後來的 Z2 一樣, 只是馬力達更高輸出的 600ps.

外觀上, Z-Tune 整套擾流套件是可作公開發售, 並非真正的 Z-Tune 才可擁有.  這套包圍是源自 400R, 只是因應 R34 身上不同的線條而作出修改.  另外, Nismo 或者吸取了發售 400R 的教訓, 原本定下 99 輛的銷售目標卻因為遇上不可預見的因素而最終只生產了 44 輛, 所以 Nismo 方面便將 Z-Tune 的銷售目標定為 20 輛, 剛好也可以紀念 Nismo 部門成立二十週年.  買家購買 Z-Tune 的方式亦可以選擇, 你可以花上 17, 745,000 日元直接向 Nismo 訂購一輛 Z-Tune, 或者將閣下的 R34 GT-R 交予車廠進行改裝, 當然你仍需要付出 13,125,000 日元的代價, 兼且 Nismo 方面拒絕接受任何經碰撞事故, 或行駛多於三萬公里的 GT-R 進行改裝; 而最後廠方亦會考慮買家的知名度, 及無不良駕駛紀錄的買家為優先.  高昂的售價, 加上 Nismo 的買家要求嚴謹, 令 Z-Tune 只生產了 19 輛.

之前提及過 Z-Tune 有兩個版本, 一個是全面改造的賽車版 Z1, 內裡幾乎融入了 JGTC 大部份現有的成果, 甚至車架也換上碳纖維部件, 整體剛性絕非標準型 GT-R 可媲美.  動力系統上, 引擎內部已經過翻天覆地的改裝, 令 Z1 輸出達 600ps 馬力, 龐大的輸出基本上沒有從日常耐久性作出考慮.  相對於販賣型 Z2, 動力輸出為耐用性進行了妥協, 馬力被下調至 500ps, 同時加入了冷氣系統, 催化器, Connolly 真皮座椅及車內其他裝飾等等…

Z2 的內部改裝繼承了 400R 的改裝細節, 引擎排氣量仍為 400R 的 2,771cc, 甚至連口徑及衝程也相同.  要將 RB26DETT 的排氣量加大對 Nismo 來說簡直是易如反掌; 活塞, 連杆, 曲軸, 缸床墊片等全部與 400R 相同的方式進行處理.  活塞被換成直徑 87mm 的鍛造製品; 連杆長度被縮短; 令活塞行程增加至 77.7mm; 曲軸是 400R 移植過來的; 缸床墊片由原裝石墨製品換成金屬的 1.2mm 產品; 油底殼則改用有防傾功能的合金製品.  Nismo 同時修改了燃燒室的形狀以利燃燒效率; 汽門座亦被重新打磨, 令進氣效率更高; 而凸輪軸則是 Z-Tune 專用貨色.  除了引擎內部硬件升級外, 周邊的設施均被替換成更可靠的高性能製品.  例如 Nismo 的燃油泵, 燃油管, 燃油噴咀… 由於 Z2 依然是採用雙渦輪增壓引擎設定, 所以排氣系統頭段為兩條不銹鋼頭 Pipe, 之後是三元化催化系統, 最後便是 Nismo 自家的 Weldina NE-1 全鈦合金中至尾死氣喉.

Z2 的傳動系統同樣以日常街道使用為依歸, 採用雙片式極力子及飛輪總承, 令它不會將像其他多片式產品般難以掌握控制, 反而 Nismo 這樣的設定將方便性與原裝車看齊.  傳動軸改用碳纖維的製成品, 能進一步減低車重及引擎負擔.  其他部份包括前後差速器改為機械式 LSD, 及加入 Nismo 自行開發的前後牽引力分配控制器.  除了引擎部份外, Z2 的車架及底盤都經過徹底的強化, 令整輛車的性能發揮得更淋漓盡致.  Nismo 運用了大量 JGTC 的技術將之街道化, 令車身的剛性大幅提高.  懸掛與原裝車一樣配備前雙搖臂多連杆的設計, 但內部零件全部換上 Nismo 的高性能款式.  吸震筒由 400R 的 Bilstein, 換成了德國製的 SACHS 出品, 設計出一套近乎賽車級別的攪牙避震.  除了可隨意調較車身高低之外, 還可以作三個不同級別的軟硬 setting.

這輛 Nismo Z2 Tune 模型是 Autoart R34 GT-R 系列中的後期改良製作, 其後才再生產標準版的 Upgrade Version.  若將 Z2 Tune 與初期的 Nur 拍在一起, 可以見到兩個不同時期版本的差距.  銀色車身與整套盔甲 (Body Kit) 配合得天衣無縫之外, 油漆水準亦不錯, 自己的 Z2 Tune 在 2008 年購買, 相隔近三年之後不但沒有褪色, 而且光澤依然.  車身結構與大部份同廠模型一樣紮實, 只是右邊車頭泵吧罅隙粗了一點.  車輪可以暢順轉動, 但呔盤轉向就有一點卡住卡住的現象, 或許沒有多少人會理會這一點.  Z2 Tune 模型在車門上也稍作修改, 從中期版本開始已裝上車窗及捨棄初期俗稱 “狗腳跤” 的外露 U 形跤改成現今流行的接合式薄跤.  除此之外, 車頭鬼面罩及泵把內的柵格已採用金屬物料製造, 而原先車尾的 GT-R 貼紙亦由徽章代替.

打開引擎蓋後, 發現倉門依然用上舊跤, 但已加入支撐杆 (尾箱門則加上油壓支撐杆), Display 的時候終於可以讓引擎示人了!!  既然 Z2 是改裝車, 引擎的外觀自然有所改動.  首先, 印有 Z2 Tune 的仿不銹鋼 Tower Bar 當然搶眼, 其次就是閃爍的氣喉及細少的 Nismo 水箱蓋.  引擎整體感覺不錯, 膠感並不明顯, 這已比 Nur 好很多.  但有些地方還需要改善, 例如整個 Engine Bay 原車都是用銀色格仔紋隔熱物料包住, 而非模型般用上車身顏色漆油, Tower Bar 螺絲位更不會有黑色膠件.  另外, 氣喉之間的接駁圈 (即藍色間地方), 應有白色 “nismo” 字樣.  不過 Z2 Tune 模型有一地方值得讚許, 就是車尾底部兩個細小的散熱器.  老實說, 我當初對這個部份從沒有任何期望, 所以一直不知原來模型也有做到這一點, 直到今次拍照才發現, 真是有點孤陋寡聞的感覺.  雖然 Autoart 做漏了散熱器周邊零件, 但總比什麼都不做來得好.

內籠改動相對較少, 主要是紅黑配搭的顏色及一對全新設計的座椅, 座椅像真度屬中上水平.  另外, 安全帶比過去的更具質感, 據當時 Autoart 的朋友解釋, 由 Z2 Tune 開始, 新模型安全帶所用的材料將與我們平時用的安全帶是一樣.  中控台與 Nur 一樣, 只是中央數據顯示器的 Logo 由標準版的 “GT-R” 字樣改成 “GT-R nismo”, 而錶板的底色亦改成白色及改用最高 320km/h 刻度.

Lancer Evolution – 1:18 by Autoart

Lancer Evolution 這個車系自 1992 面世以來, 一直陪伴我長大.  由高中到大學, 其一代比一代更強的輸出, 四驅系統的進化, 令每當新一代車型出現時, 我都會特別留意相關新聞.  雖然每一代 Evolution 都有程度上的差異, 但不變的只有編號 4G63 引擎, 這副引擎自 1987 年搭載在第一代 Galant VR-4 之後, 便一直與 “三菱” 高性能車系不斷進化, 但在 Evolution IX 身上卻是最後一次演出, 因為全新開發的 4B11 引擎將成為新世代 Evolution X 的動力心臟.  最近, 三菱已透露 Evo X 極可能成為 Lancer Evolution 的休止符, 剛巧 Autoart Showroom 在二月的時候有一輛從外地回流的 Evo IX, 想也不想便立即連同另一輛 WRX STi-204 一同買下.

4G63 在 “三菱” 發展的歷史中, 可說是淵遠流長.  4G63 引擎其實是由 1971 年所開發的 4G3 汽油引擎發展出來, 當時的 4G3 引擎, 排氣量為 1.5L SOHC 直列四汽缸設計.

這個設計配合 Galant 車系便在 1972 年便於越野賽場上揚名立萬, 是 “三菱” 車廠歷史上的經典之一.  在當時全球賽車界的趨勢, 是以短衝程, 高轉速的引擎為主流.  而 4G3 引擎的長衝程設計, 在當時就顯得格外的突兀.  這種獨特的設計, 來自於開發團隊獨到的看法.  “三菱” 的工程人員認為, 高轉引擎在高轉速之下的動力分配過於狹窄, 對於駕駛操作的反應太敏感; 簡單一點說就是對車手的包容量太低, 只要稍為犯錯, 便不能將引擎的馬力發揮出來, 並不能算是完美的競技調校.

相對之下, 4G3 這類長衝程的引擎, 雖然無法盡情將轉速提高, 但是在實際運用上, 能讓電油及空氣的燃燒效率提升, 降低污染之餘, 又能在耗油量上具有優勢.  而在適當的調校之下, 能讓引擎在中低轉速出現不俗的扭力輸出, 讓駕駛者更容易發揮; 在機械上的設計而言, 亦能讓引擎的耐用性更高.  “三菱” 在 4G3 引擎系列的成熟之下, 將其排氣量加大, 搭載渦輪增壓系統, 便開發出了全新的 4G63 引擎系列.  這副引擎是車廠在 80 年代要跨出日本, 為挑戰歐洲 WRC 賽事所設計.  由於當時處於渦輪增壓技術並不成熟的年代, “三菱” 在以 4G3 加大而來的 4G63 引擎上, 一口氣加上了電子燃油噴注系統與渦輪增壓裝置, 期望能有更好的輸出.

4G63 一開始是同樣 SOHC 設計, 經過修改後, 變成了 4 Valve Per Cylinder 設計, 並搭載在 1987年十二月面世的第一代 Galant VR-4 身上, 引擎已演變成 DOHC 設計.  為了達成低轉速高扭力輸出的設定, 4G63引擎在長衝程的設計上, 加上了高增壓的渦輪, 在性能與耐用性上取得了最佳的平衡.  1992年, 為了以全新的車輛參加新制度的 WRC 賽事, “三菱” 便將 4G63 引擎安放在另一款用 1.8L Turbo 的 Lancer 身上, 便成了第一代 Lancer Evolution.

隨著 15 個年頭過去, 九次世代交替的結果, Lancer Evolution 的車輛與傳動系統, 隨著技術的演進而不斷上升; 而 4G63 的動力, 亦隨著技術的精進而不斷提升.  與車系名稱 “Evolution” 一樣, 經過了多年的演變, 4G63 馬力輸出的峰值, 已從原本的 250ps 不斷成長至當時日本限定 280ps; 而扭力從原本的 31.5kgm, 亦提升至 Evolution IX MR 的 40.8 kgm的水平, 其動力對轉速的分配曲線, 更符合競技以及市販車消費者的需求.  實力不斷成長的 Lancer Evolution, 曾創下了 WRC 四連霸的光榮戰績.  這一切都要歸功於 “三菱” 引擎工程部門的遠見, 在正確的方向上不斷地鑽研, 創造出這副無與倫比的神兵利器.

油漆: 車頭蓋底部有一點甩油
結構: U 型跤累事
車廂內裝: 仍帶一點膠感的車廂, 安全帶亦如是, 錶板殼留下切割痕跡
引擎: 引擎盆頂用錯顏色, 盤頂欠缺 “三菱” 廠徽, 水箱蓋貼紙亦欠奉, 缺少電線

Subaru Impreza WRX STi-204 – 1:18 by Autoart

Evolution 與 WRX 這對冤家, 一鬥就鬥了差不多二十年.  雖然自己是傾向支持 Evolution 的一方, 但既然收藏了 Evolution IX 模型, 應該也將 WRX 加入車隊中, 一圓這一場這場冤家夢.

油漆: 油漆水準屬 Autoart 應有水平, 絕對噤擺, 如果有藍色車身供選擇會更好
結構: 模型結構四平八穩, 四輪緊貼地面, 門罅不算明顯, 但模型始終是多年前設計, 難免會用上 U 形跤.
引擎: 大慨演繹出引擎的舖排, 但談不上精緻, 膠感亦稍為重了一點
內裝陳設:中規中矩的內籠, 前座一對 Recaro 雖然美觀, 但中控台的顯示屏只用貼紙製造, 安全帶及後座椅背太膠!!

Ford Mustang 390 – 1:18 by Autoart

從小到大, 圍繞自己身邊主要都是歐洲 / 日本製造的汽車, 所以每次去到模型店, 注意力都自然會集中在歐, 日品牌的汽車身上, 根本沒有考慮過美國車.  一次偶然的機會, 見到圖中的 Ford Mustang 模型.. Wow, 令我想起 90 年代日劇 “With Love” 中, 主角 “長谷川 天” 駕駛著一輛粉藍色的開篷 Mustang 在橋上回家的一幕. Mustang V8 引擎的聲響, 脫俗的外型, 與主角不羈的性格, 追求自由作曲風格非常合襯.  哈哈~ 一輛令我有這麼多回憶的車, 便成為我車櫃中第一輛美國車.

油漆: 雖未能確定模型已面世多久, 但沒有車窗的設計應該新極有限.  油漆及其光澤度令人感覺這是一輛剛推出的模型, 非常出色

車身結構: 除了沒有車窗, 及引擎蓋 U 形門跤外, 個人沒有甚麼投訴的地方

引擎: 我沒有 390 引擎倉的照片, 但與令一副 429 引擎對比下, 模型引擎造工的細緻度只屬合格水平.  首先, 藍色部份一望已經覺得好假, 冇錯.. 原車整個引擎都是藍色, 但模型給我的感覺總是有點怪.  其次就是一些常見的毛病如做漏部份零件及電線等等…

內裝陳設: 令我非常滿意的內籠, 只是銀色的指揮燈 / 雨刮杆太突禿.

BMW 1602 – 1:18 by Autoart

以往的 BMW 一直只專注生產高級車, 以 1952 年推出的 BMW 501 為例, 因車身太重, 所以要配搭六汽缸或 V8 的大食引擎.  後來因石油危機, 車廠便推出一款配用自家電單車引擎的 Bubble Car – Isetta.  可惜當熱潮過後, 人民傾向購買更大眾化的汽車.  加上 Isetta 的售價比當年的 Beetle 貴很多, 導致 BMW 的銷量直線下降, 在 1959 年更面臨破產的危機.

後來得到兩位工業家 Quandt 兄弟 (Harald 及 Herbert) 注資, BMW 的命運才改變過來.  這兩兄弟還投放資源去開發一款全新中型四門房車, 廠方稱為 “New Class”.  即是後來的 1500, 1600, 1800Ti 及 1966 年為慶祝車廠成立五十周年而追加的 2.0L 版本.  New Class 獲得空前的成功, 在 60 年代共生產了十萬架 New Class.  同年推出了外型較動感的雙門版本.  最初只用上 1600 的 1.6L 引擎, 稱為 1600-2.  憑著車身輕及較短的軸距, 使 1600-2 比四門 1800 有更佳的操控.  雖然四門版本在 70 年代被 5 Series 入替, 但雙門版本得以保留並改名為 1602.  其獨立懸掛系統及輸出 105 匹馬力的 1.6L 雙化油器引擎, 令它足可以與當時的 Alfa Romeo 及 Lancia 的房跑車相提並論.

原來香港本地的玩家全在這裡!

By admin, July 18, 2012 12:09 am

今晚突然發現Toydsdaily玩具日報這個討論區隱藏了這麼一大班玩家,犀利!

http://www.toysdaily.com/discuz/thread-18481-1-2.html

還有香港討論區的這兩個帖子:

http://www.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3399438

http://www.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5108207